讓全民國防教育日被更多人記住
您是否知道我國設有全民國防教育日?您是否知道現行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準確時間?連日來,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軍隊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陳舟《關于修改全民國防教育日的議案》,獲得了31名軍隊人大代表的聯名簽署。
全民國防教育日的總體社會影響有限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決定,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十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全民國防教育日的總體社會影響有限,社會各界群眾普遍反映不知道或記不住這一日子。”說起提交議案的初衷,陳舟代表介紹。
“全民國防教育日需要大家都記住,但是調查顯示,大約有70%的人不知道有全民國防教育日,有90%以上的人不知道具體是在哪一天。”陳舟代表說。
全民國防教育日為何不容易被記住
“為什么設立的全民國防教育日不容易被大家記住?”陳舟代表認為主要是不符合記憶習慣、不具有特殊意義和不利于開展活動三個方面原因。
“首先不符合記憶習慣。縱觀中國重要的節日,無一例外地都確定在每年的某一具體日期,這樣的日期既便于人們記憶和接受,也有利于真正實現制度性、儀式性的節日安排,從而使節日背后所承擔的社會功能內化為大眾觀念上的自覺。”陳舟代表分析道。
“不具有特殊意義。現行全民國防教育日沒有特殊的意義,沒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這是導致人們記不住的一個重要原因。節日可以說是一種歷史文化的濃縮,體現了不同民族、國家的歷史及其文化淵源。國防教育事關國家發展、民族興衰,因而應當選擇一個對民族、國家具有重大意義和產生深刻影響的事件為具體日期。”陳舟代表認為。
兩個日子候選全民國防教育日
“依據國防教育法的第一條和第三條,國家開展國防教育的一個根本目的,就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愛國熱情。”陳舟代表認為,全民國防教育日應選擇最具警示作用和教育意義、最能夠激發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國恥日或勝利紀念日。
“建議可選9月的一天作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因為,一是全國學校新學年開始,便于學校集中開展國防教育活動;二是現行全民國防教育日是在9月;三是9月重大節日或紀念日比較少。”陳舟代表結合調研情況,提出兩個具體方案。
“第一個是9月18日。”陳舟代表說,選擇這一日期的主要考慮是:第一,具有重大戰爭紀念意義。“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中國人民以此為起點而進行的長達14年的全民族抗戰,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第二,有利于激發全民愛國熱情。“九一八”事變發生后的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在民族災難的危急關頭,不愿做奴隸的中國人民毅然奮起,英勇抵抗。在那場空前壯闊的斗爭中,中華民族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三,具有廣泛而深厚的民眾基礎。“九一八”作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符號,以其強大的震撼力,早已深深地印在全體國人的心中。
“第二個是9月7日。”陳舟代表介紹說,選擇這一日期的主要考慮是:這是近代以來最不平等條約簽訂的日期。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與11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辛丑條約》。首先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條約。第二,這是近代以來影響中國最為深遠的條約。《辛丑條約》既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又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第三,這一條約從反面證明了中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巨大作用。
據記者了解,為扎實做好修訂全民國防教育日的工作,去年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曾專門發出通知,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群眾對全民國防教育日具體日期的意見建議。(記者鄒維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