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月29日訊(記者 劉雪蓮) 1月30日、31日兩天,青島暫停所有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暫停建筑垃圾運輸。29日上午,青島市政府召開應對霧霾天氣緊急專題會議,應對空氣污染可出了實招。
近日,全國中東部再次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受此影響,本市于1月29日凌晨逐步出現霧霾天氣。29日一大早出門的青島市民就會發現,天地之間一片霧茫茫,十幾米外就看不清楚了,室外呼吸時,也會有一種嗆嗓子的感覺。
為應對當前重污染天氣狀況,市政府29日上午召開應對霧霾天氣緊急專題會議,王建祥副市長主持研究了本市有關應對措施。市政府確定,即日起至1月31日,全市暫停所有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暫停建筑垃圾運輸。
環保、建設、市政等部門各負其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排放:
一是加大施工工地灑水降塵頻次,加強施工揚塵管理;
二是加大道路保潔頻次,減少道路揚塵污染;
三是督促排污單位控制污染,減少污染物排放。
市政府倡導公眾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小汽車上路行駛。為保障身體健康,建議兒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臟病、肺病等易感人群應當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和室外作業時間。
另外,青島交警部門提醒廣大市民,霧天駕車一定要保持好安全車距,正確使用燈光,夜間霧天行車會車時切忌開啟遠光燈,盡量不要長時間占用超車道,應減速靠右行駛,通過路口時,要減速觀察后謹慎通過,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車輛能移動的,要及時將車輛移至路邊,開啟示寬燈及應急燈。
專家提醒,霧霾天氣在室內也要注意,因為室內空氣流動性較小,PM2.5會慢慢沉降到地面。所以在家里要經常拖地,不僅可以降低PM2.5,同時,潮濕的地板,還有利于更多地吸附PM2.5。被褥上會吸附大量的PM2.5,因此,晚上睡覺前不宜過多抖動。
政府出臺緊急措施還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大家意識到空氣質量的危機,從每個細節入手,進行常態化、根本化治理。
市政協委員趙起良
針對PM2.5做出緊急強制性措施,是值得贊揚和支持的,但要治理空氣環境 ,絕對不能等到重污染了,才緊急剎車。
市人大代表楊冰
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支招應對空氣污染:
島城治天,要有“頂層設計”
短短一個月,三次空氣重污染,兩次環保局預警,一次市政府緊急舉措2013年的1月份,島城市民集體呼吸沉重的一個月份。29日,青島市政府決定即日起至1月31日,全市暫停所有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暫停建筑垃圾運輸,力保居民的呼吸質量。這一舉動引起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熱議。
市政協委員、青島海瑞國際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起良稱,這是青島市自公布PM2.5監測數據以來,市政府首次做出決策層面的舉動,切合十八大提出的“頂層設計”。“所謂頂層設計,就是涉及教育、環境等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問題時,不能光從基層改動,要從政府高度、多個部門統籌出臺解決辦法。”趙起良解釋稱。
趙起良說,青島市從去年10月份開始公布PM2.5濃度值,“從數據發布、污染預警、再到政府出臺緊急措施,PM2.5監測的力量和效用正在一步步體現。當然,政府出臺緊急措施還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大家意識到空氣質量的危機,從每個細節入手,進行常態化、根本化治理。”
市人大代表、青島匯海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楊冰稱,無論財富多少,無論身份高低,在面對空氣嚴重污染時,大家都是“同呼吸,共命運”,29日市政府首次針對 PM2.5做出緊急強制性措施,是值得贊揚和支持的,但要治理空氣環境,“絕對不能等到重污染了,才緊急剎車”。
“要從根本上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凡是污染的企業項目就不能上,不能為了 GDP 的增長而放縱PM2.5濃度的增加。”楊冰建議環保等審批部門,收緊審批閘口,并且加快推進重污染企業的遷出、關閉 。
其次,楊冰建議,與其靠車輛限行控制尾氣排放,不如直接把用油標準向歐洲標準看齊。第三,楊冰指出,燃煤對于PM2.5的貢獻率非常高,下一步政府能不能從政策層面考慮,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來代替燃煤。” 記者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