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當2014年的第一縷陽光灑向神州大地,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2013年,濃墨重彩地載入了史冊。
2013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領航中國駛向新輝煌的第一年。中國百姓深切期待,世界目光凝聚東方,人們翹首以待一個新時代的開局。
讓中國人民喜悅欣慰、讓世界為之驚嘆的是——2013年,經濟發展呈現新的面貌,改革攻堅實現新的突破,民生改善取得新的進展,黨風政風展現新的氣象……“中國號”巨輪,在歷史長河中騰起氣勢恢宏的巨浪;“中國夢”藍圖,在前進征途中邁出堅實有力的步伐。
回眸2013,無可爭辯的改革發展成就,再次驗證了一個真理: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2013年,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更加堅毅的決心和勇氣,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不斷強化,全黨動手一起抓、群眾積極參與的局面不斷發展,黨風政風建設帶動民風社風好轉有了實質性進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讓人民群眾信服的新成效,開創了令人振奮的新局面。
回顧總結201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刻感受全面發力建設廉潔政治的時代脈搏,認真感悟推動中國反腐向縱深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于繼往開來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為此,我們特別組織了這組專題報道,既是為了歸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汲取嶄新的歷史經驗,凝聚奮進的力量;更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更加清醒地認識中國反腐的形勢和趨勢,更加準確地把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創新發展方向,更加自信地開始新的勝利遠航!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高度指引新方向
“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黨同志和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
“我們要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總書記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展示了我們黨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的堅強意志和堅強決心。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將之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總書記講話涉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有60多次,以“嚴峻復雜”、“常抓不懈”、“警鐘長鳴”、“堅定不移”等關鍵詞,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予以著重強調。
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的高度,源于黨中央對黨的建設重大意義的深刻認識: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堅如磐石,才能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的高度,基于黨中央對世情國情黨情和反腐敗形勢的科學分析和準確把握: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四個考驗”、“四個危險”更加尖銳擺在面前。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
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的高度,出于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的現實考量:改革的遠征,離不開披荊斬棘的尖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時期,必須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充分發揮其為改革發展清淤、排阻、助力、護航的作用。
正是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遵循理論和實踐的科學邏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是我們黨必須始終高度關注、并緊緊抓住不放的重大工作。”
縱覽一年來中央關于反腐倡廉的決策和部署,準確把握反腐倡廉新形勢新要求,把嚴明紀律作為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執政能力的基礎來強調,把改進作風視為夯實執政根基的重要工程來加強,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思路謀劃反腐制度建設,體現了黨中央對黨的執政規律和反腐倡廉規律的新認識,在繼承發展中進一步豐富完善了反腐倡廉科學理論體系,為新時期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指明了方向。
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八屆中央紀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論述,對201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要嚴格執紀,抓好八項規定落實,不停頓地與‘四風’作斗爭”,“要打好持久戰,更要打好殲滅戰”……圍繞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的目標,針對有關反腐倡廉一些亟須解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對當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精心謀劃和指導。
王岐山講話依然帶有鮮明的個性,沒有官話套話,每句話都實實在在。更加引人關注、令人深思的,則是其個性化語言中蘊含的新意、豐厚的內涵。如“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要抓早抓小”,闡述了“防微杜漸、防止小錯釀大禍”的深刻道理;“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辯證闡明了治標與治本“急”與“緩”的關系,明確了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主攻方向;“拉長耳朵,瞪大眼睛”,突出強調紀檢監察機關執紀監督職能,突出強調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堅決態度……這些論述,體現出十八屆中央紀委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新思路。
方向決定出路,決心決定成效。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科學理論和科學思路指導下,2013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續向縱深發展。
2013年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講話。
新思路開創新局面
戰略既定,關鍵在于落實。2013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發端于嚴格執紀、嚴肅問責,起興于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發展于勇于改革、銳意創新,讓人感受深切、印象深刻。
從嚴執紀,懲貪治腐力度前所未有。堅持打“老虎”,蔣潔敏、李東生、劉鐵男、陳柏槐、郭有明等省部級領導干部因貪腐紛紛落馬;著力拍“蒼蠅”,嚴肅查辦了一批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違紀違法案件。通過一個又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有力地震懾了腐敗行為,遏制了腐敗蔓延的勢頭,極大地振奮了黨心民心,為“治本”創造了條件、贏得了時間。
求真務實,清除作風之弊取得積極進展。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的作風建設實踐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住重要節點,強化執紀監督。一年之內,中央紀委分4次集中通報了3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前11個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計21149起,處理25855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247人,不斷釋放言出必行、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用務實的行動和嚴明的紀律,驅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不正之風的陰霾,讓中國更加風清氣朗。
嚴格監督,對權力的監督制約邁出堅實步伐。一年來,中央巡視組對20個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巡視,強化對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突出發現問題,強化震懾作用。據悉,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湖北省副省長郭有明等被立案調查,就是中央巡視組巡視期間發現的問題線索。努力做到權力行使到哪里,哪里可能有腐敗,巡視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不讓有問題的人心存僥幸,不讓腐敗分子有立足之地。
改革創新,攥緊拳頭持續發力。以著眼全局的戰略視角和聚焦主業的清晰思路,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創新加強紀檢監察自身建設。改進作風從自身做起,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部署會員卡清退活動;清理議事協調機構,調整機關內設機構,改進巡視工作,進一步理清職能定位,集中精力履行監督職責。這些被社會稱之為“鑄劍”、“磨劍”的創新舉措,使得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職能更加明確,力量更加集中,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一步夯實了基礎,提供了重要保證。
完善制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日益凸顯。5月,《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對外公布;7月中旬開始,中央紀委委托15個省(區、市)紀委和派駐紀檢組開展了《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立法后評估工作;11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發布實施;12月,中共中央印發《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一系列黨內法規的頒布實施、修訂完善,使制度的籠子越織越密,反腐敗進一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