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凱回家時使用的4張火車票。本報記者歐亞琦攝
昨天上午,湖南工業大學的學生小凱開心地在朋友圈里曬起了回家的幸福,就在幾天前,小凱搭乘K600次列車從株洲出發,歷時32小時到達呼和浩特,通過分段購買車票的方法,全程不下車,無縫對接,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個車廂,最終成功回家。
春運回家買票難,對于老家遠在呼和浩特的小凱而言更是難上加難。為了訂到從株洲開往呼和浩特的車票,小凱很早就開始搶票。但由于種種原因,小凱沒搶到回家的票。頭腦靈活的他開始嘗試其他的方法。
用3張身份證分段買票全程不換乘順利到家
小凱注意到途經株洲、長沙和廣水的K600次列車在株洲到長沙、長沙到廣水、廣水到呼和浩特東段都有余票,但卻無法購買到K600株洲到呼和浩特的直達票,便決定分別購買3段路線的車票。但同一張身份證無法購買到同一趟車次的分段車票。小凱覺得,在車上檢票員一般不會核對身份證,于是小凱咬咬牙,借用同學身份證,在網上買下了兩張票,同時用自己的身份證買了一張K600中途票和同一時段從株洲去萍鄉的火車票,通過去萍鄉的票檢票進站,然后乘上K600次列車。
1月8日晚9點30分,小凱進入株洲火車站,順利通過檢票,乘上了K600次列車。乘車途中,偶有檢票員前來檢票,但由于是“正牌”車票而非假票,小凱一路順風。最終,他如愿以償地回到了呼和浩特。
學生“接力買票”現象普遍曾有人因火車晚點滯留中轉站
小凱表示,最先想到分段購票是從車票接力這一方法受到的啟發,在學生群體中,大家買不到票時往往都會選擇這樣的方法。但如果在中轉站遇上火車晚點,導致一站接不上去,那么后續所有的車票都將作廢。
部分工大的學生也訴說了自己“坑爹”的經歷。今年讀大三的小禹就表示,去年他曾搭乘火車前往南京,但在上海南一站遭遇火車晚點,最終被迫在上海“旅游”了5天。
“做這么多最終不也是為了要回家么。”小凱在最后感慨說,只希望以后交通更加發達,春運出行沒有那么難,那么就不需要現在像他們一般挖空心思來鉆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