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發揮示范作用,這正是民生銀行反復權衡“錢該怎么花才有價值”的答案,也成為“美麗鄉村—古村落保護行動”項目的基本思路
文 / 鄭利文
錯落有致、古樸秀美的反排村景貌。
渾厚的鼓聲響起,黑色的裙裾飛揚,笑容肆意,力量揮灑,一場帶著鮮明祭祀文化特征、充滿自然之美的木鼓舞在一個為秀山麗水懷抱的鄉村上演。
反排村,隸屬貴州黔東南州臺江縣方召鄉,位于雷公山山麓。
隨著中國民生銀行發起的“美麗鄉村—古村落保護行動”項目正式啟動,這個古色古香的村落第一次真切地進入公眾視野。
有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230萬個村莊中有約5000個古村落保存了與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規劃、代表性民居、經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現在,這樣的古村落已經不到3000個。無論是出于維系民族文化遺產,還是從當地民生需要來看,這些面臨消亡的古村落都亟待除了政府之外的更多力量介入,以創新模式推動保護和發展工作。
以點帶面的示范力量
見到古村落中那些沉重的貧窮和行將消逝的美麗,“直叫人想流淚”。在今年7月中國民生銀行召集的“美麗鄉村—古村落保護行動”項目討論會上,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講起去鄉村考察,仍然非常感慨。
一貫崇尚持續、系統地踐行社會公益的民生銀行,此次投入一千萬元用于古村落保護與發展項目,同時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如何最大限度發揮以點帶面的效應?
11 月4 日,在中國民生銀行“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反排村項目的啟動儀式上,臺江縣委書記戚詠梅談起兩年前調任貴州后第一次去反排村看村民舞蹈時的“震撼”。“老百姓即使住在深山里,也對生活充滿熱愛?!逼菰伱氛f,這次項目各方力量匯聚,最重要的意義是將為整個臺江縣的古村落保護發展提供一個“示范點”。
能夠發揮示范作用,這正是民生銀行反復權衡“錢該怎么花才有價值”的答案,也成為“美麗鄉村—古村落保護與發展”項目的基本思路。
選擇反排村,中國民生銀行和擔任項目執行的中國扶貧基金會考量了四個方面:村經濟條件較差,人均年收入2000 多元;村干部能力較強,村民民風淳樸,有強烈發展意愿;當地政府比較認可村落保護的理念;擁有較好的原生態自然資源和苗族文化資源。
反排村項目是以傳統資源為前提的鄉村可持續發展扶持計劃,正如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所言,反排村的示范作用,“相信最終會使我們走上城鎮化建設與生態文化產業深度結合的融合之路”。
苗族歌舞賞心悅目。 反排村木鼓舞的傳承人
美麗,源自“良性改變”
美麗,在反排村是木質結構的吊腳樓,是盤旋山路下的綠林一片,是穿寨而過的小溪流,是苗族漢子裸露的有力臂膀,是苗女清澈的笑容,是老人在金色陽光下安詳而坐,是孩子和小動物無拘無束地追趕嬉戲。
不僅要將美的資源保護下來,還要使“社會更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舒服”,扶貧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在項目啟動會上說,這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
這次的古村落保護項目,企業、專業機構和政府之間達成一個高度共識——不以單純、暫時的經濟增長為目標。
以此為出發點,各方共同決定將妥善保存和修復傳統建筑形態;讓村寨公共生活空間和公共活動符合民族習俗的真實性;發展有機農業、旅游業及有助于可持續發展的配套產業;建立經濟合作社,切實提高村民收入;大力發展當地文化品牌,真正做到保護性發展。
美麗鄉村,首先是環境美麗。在與歐美發達國家的鄉村對比時,中國鄉村常因基礎設施差、生活觀念落后等導致的環境臟亂而被詬病。因此,此次行動注重環境治理與環保習慣,開展公共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也對居民觀念進行普及和推動。
“我們不是要打造一個美麗的展覽館,更重要是對當地居民生活有一個良性改變?!泵裆y行項目負責人士說。
生活的“良性改變”,意味著要讓整潔的環境真正落實到當地村民的常態生活中,要讓村民在這里安居樂業,要讓村莊不至于重復“人走項目就停,項目停發展就止”的結果,要讓游客乃至外出的年輕人被吸引回來——建立起舒適而開放、保留傳統又擁有現代化便利的生活方式,這是民生銀行發起這次公益項目始終強調的核心。
這樣的目標,切中了中國鄉村建設的要害,同時也意味著挑戰,意味著必須達成有效的模式去鑄造由內而外的“美麗”。
小溪流過寨子,房屋依勢而建。 去勞作的村民。
因模式創新而期待
11月6日至8日,苗族人口占100%的反排村迎來了13年一次的“苗年祭祖節”。歌舞比賽、殺牛祭祖等活動在這里舉行,村民跳起有“東方迪斯科”之譽的“反排木鼓舞”,以祭祀他們的祖先。身臨此境,外來者會有一種“這才是我夢中故鄉”的感覺。
然而,無論民間還是官方,都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中國鄉村在整體上的衰落和消亡已經不可避免。
常年為傳統村落和民間文化保護奔走的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在談到傳統村落保護的新時期時,認為中國鄉村建設的未來有賴于從知識分子、到國家、到地方政府,最后到全民的“文化自覺”。
這個文化自覺,除了需要不斷的呼吁和啟蒙,更有待模式創新帶來的實際推動。而“模式”這個詞,在民生銀行發起“美麗鄉村—古村落保護行動”反排村項目的過程中,更是屢被提及。
在啟動儀式上,負責項目規劃設計的貴州省建筑規劃設計院副總規劃師劉兆豐強調“以綜合發展思路來進行規劃”,就田園風貌保護、鄉村生態型基礎設施建設、村寨文化中心建設、民居保護與更新發展、村寨自營、游客中心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各個方面介紹了相應的模式設計。在中國扶貧基金會看來,這將是一次突破以往的鄉村扶貧和發展模式嘗試。對于中國民生銀行來說,這更被視為公益實踐的創新行動。
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取得效果的模式并非沒有,比如近兩年備受關注的由當代藝術家推動的山西和順“許村實驗”。但仍需要更多可供借鑒,尤其是可供復制的創新模式。
公益項目發起人的思路,很大程度決定了項目的走向。反排村的“美麗計劃”,因發起方中國民生銀行以公益為目標而避免了破壞性開發的根源,成效值得期待。
遠方的客人來,熱情的進寨酒免不了。 如何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保持古村落建筑原貌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