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日報網鄭州訊(見習記者 潘巖 實習記者 陶蓋)2月13日,鄭州市動物園宣布“失蹤”的大熊貓錦意病亡。參與救治的鄭州牧專教授李德印透露,搶救時曾給錦意做人工呼吸,但很遺憾沒能救回它的命。
搶救:人工呼吸沒救回大熊貓錦意
2月9日晚上11點左右,鄭州市動物園獸醫院院長李同義給李德印打電話稱,動物園里的一只大熊貓病了,需要立即搶救。
接到電話后,李德印馬上趕往鄭州市動物園。他趕到時,大熊貓錦意還有意識,可以活動,搶救綁定時仍掙扎。
但過了一會兒,錦意就失去意識,進入半休克狀態,呼吸微弱,近乎消失。
在場醫生立即為錦意做人工呼吸,并注射腎上腺素,之后錦意的呼吸漸漸恢復。
但不久后,錦意的生命體征再次減弱,呼吸再次消失,這一次再也沒能醒來。
死亡:大熊貓錦意最后時刻口鼻出血
李德印說,錦意生命體征微弱,應及時補充營養液,但由于錦意處于半休克狀態,血壓低,血管彈不起來,靜脈針不好扎進,一直沒能輸上液。
這時醫生們考慮把錦意的皮膚切開扎針,但還沒有來得及,“錦意就不行了。”
到了最后,錦意口腔和鼻孔里流出不少血水,應該是胃出血所致。
晚上12點多,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鄧立新帶著B超和彩超設備趕到現場。此時,錦意已沒有心跳。
李德印說,其實醫生和動物園參與救治的人員都很盡心,但由于病情太急,很遺憾沒能搶救過來。
分析:野生動物病癥明顯時可能已病危
錦意死亡后,李德印從錦意的心臟采集血樣樣本,帶回醫院檢驗。檢驗結果顯示,錦意的心肌酶CK指數很高,血糖很低,說明搶救時錦意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
至于發病的具體原因,李德印說不好確定,其它動物可能性很多,譬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
對于錦意為何突然發病以致死亡,李德印表示,野生動物與家養動物不同,在剛生病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一旦出現明顯的癥狀,很可能已處于病危狀態。這時,再進行搶救就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