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盟天弘入局互聯網金融,簽約SWIFT積極探索境外資金管理,1.26億元對價收購中網支付100%股權……,在眾多新三板公司中,從第一個掛牌的資金管理軟件系統研發企業到“最受做市商歡迎公司”,再到“最受投資者歡迎公司”,九恒星佳績連連。2015年伊始,視“伴隨新三板成長”為企業發展核心宗旨的九恒星,更拿出從不甘心做上市公司并購的“選秀池”、或者創業板的“后備軍”的氣魄,一邊主動深耕外延式并購,一邊重拳連出,于近日投資成立兩家全資子公司——注冊在北京的金在(北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及注冊在上海自貿區的九恒星(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強攻市場,誓將“新三版傳播”進行到底。
放眼過去,新三板堪稱炙手可熱。2015年4月1日,新三板做市商指數一舉突破2000點,收盤達到2121.71點;4月2日,指數繼續上揚,盤終收于2324.25點。自3月18日以來,該指數一路上揚,今年一個季度相比去年年底實現翻番,成交量急劇放大。2162家掛牌公司的合計總市值也達到10104.33億元,新三板快步跨入了“萬億時代”。
專家分析,逐利資本更看中新三板公司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及其所造成的巨大的財富效應,是支撐新三板龐大市值和高昂估值的重要理由。這也正是“互聯網 ”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具有“互聯網 ”基因的新三板公司備受資本寵愛的原因。此外,隨著以430051九恒星為代表的一些新三板公司近來持續加碼“互聯網 ”,其強烈意愿又進一步提振投資人的信心。反過來,這種市場間的“良性互動”也給了九恒星更大的自信,因而展開下一輪強攻,果斷出手。
再掛“金”字招牌變“搶攻”為“強攻”
據悉,剛剛完成主動向互聯網金融跨界轉型的九恒星,近日由董事會正式宣布,將成立金在(北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及九恒星(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兩家全資子公司,而此舉意味著,九恒星向整合全產業金融轉型又跨出關鍵一步。
“轉型”,或許是九恒星近些年公司內部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匯,而隨著轉型的深入,九恒星的手法也不斷調整。作為“伴隨新三板成長”的典型代表,早在2009年2月九恒星便掛牌新三板,從單純的科技型企業轉向資本運作企業。當然,其成績也斐然可視:短短5年間,凈利潤從2009年的950萬元上升至2014年的3534萬元,凈利潤翻了3倍不止。特別是2014年,擁有7家做市商的九恒星由于兩次定增,累計融資1.8億多元,成為“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公司”,成功完成了技術層面上的“搶攻”。在此基礎上,為確保取得市場領先地位,九恒星此次出手不再用“搶攻”,而是大手筆的“強攻”。比如聯手天弘,入局互聯網金融領域,并斥資1.26億元一舉“吃”進了中網支付100%股權。也包括2015年,在市場和投資人普遍看好及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大好契機下,九恒星為著手市場布局而建立的這兩家金融服務全資子公司。
有觀察者認為,根據以往經驗判斷,九恒星這次轉型比以往來得“都更加迅猛”。
著眼“點”和“面” 打出“節奏感”
據相關信息分析來看,九恒星此番發力的主要依據是,與主板相比,目前新三板企業的估值還相對較低,隨著后續一系列政策紅利釋放以及新三板企業本身的高增長特點,以九恒星為代表的業績優異、成長性可靠并通過定增迅速擴大產業鏈規模的企業,未來做大做強的機會很大。而且隨著“互聯網 ”的繁榮發展,這些企業的市場估值必將節節攀升。
鑒于此,作為資金管理軟件系統領域的龍頭企業,一直將研發項目作為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九恒星,本次布局市場依然延續了技術先行的理念,落實在金在(北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上,其主要業務,是將傳統的計算機系統服務、應用軟件服務、技術推廣、開發、咨詢及技術服務、轉讓等技術優勢,與互聯網金融這一最新且利好的平臺有機結合,在全新領域,依然確保技術領先。
假如說金在(北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是在“(技術)點”上布局,九恒星(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則重在“面”。業內人士認為,跟北京子公司“技術先行”的理論基礎一致,上海子公司的建立,是因為九恒星看中上海自貿區這塊金融需求密集深水區的巨大潛力,兩者同時并舉,體現出九恒星行業龍頭企業對“市場節奏感”的把握日漸精準。相信此次九恒星的新舉措,必將引起業界及資本的高度關注和諸多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