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安徽合肥,記者在農資市場購買到的“乙烯利”植物生長調節劑。 新華社 圖


杯裝零度可口可樂 (資料圖片)
外表紅彤彤的西紅柿,捏起來硬邦邦的,切開后籽是綠的,吃起來像是沒長熟;黃瓜通身碧綠帶刺,“身板”筆直,頂上還有一朵小黃花……這些外表誘人但似乎有些“異?!钡氖卟耍诟鞯夭藞霾⒉簧僖姟?/p>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連日來在山東、安徽、江蘇等地調查發現,這些蔬菜不少是在還沒有成熟時被抹上“催熟劑”,提前上市,進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擔憂的是,催熟劑是否可以隨意使用,到底有沒有害,有關部門竟給不出明確說法。
催熟劑成“法寶”
蔬菜難逃“一抹”
西紅柿“一抹”就變紅——“現在市場賣的西紅柿,別看外皮是紅色的,切開后籽卻是綠色的,捏起來還硬邦邦的,搞不清是熟的還是生的?!卑不蘸戏实男炫空f起西紅柿時有點納悶。
安徽省最大的“菜籃子”——合肥周谷堆蔬菜批發市場,接受采訪的多位菜販坦承,為提前上市、增加效益,很多菜農在蔬菜未成熟時,使用一種叫“乙烯利”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用來加速蔬菜成熟。
安徽菜農馬大爺說,使用了植物“激素”,一般瓜身會變直變粗,頂花色澤鮮艷不易脫落,刺細長扎手。而正常成熟的黃瓜,頂花會枯萎、自然脫落,外形比較彎、個頭也不大。
記者在山東、安徽等地一些農資市場了解到,幾乎每家門店都出售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銷路很好,“誰家大棚不用這個?幾乎是100%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