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市長黃奇帆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調研時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改革為動力,加快推進保稅區功能拓展和業務創新,使之成為推動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發動機。
在考察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聽取重慶保稅港區有關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后,黃奇帆說,通過保稅區這個開放平臺,重慶的加工貿易近年來取得巨大發展,僅筆記本電腦年產值就達1800億元,同時帶動800多家筆電零部件廠商形成上千億元產值,充分證明了內陸也能和沿海一樣開放,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探索實踐初見成效。下一步,重慶兩個保稅區除進一步搞好加工貿易的集群發展和提檔增量工作外,還要抓好非國產貨物進境入區維修業務、委內加工業務、建設集散分撥中心、內銷產品試行選擇性征稅政策等工作;并積極推進服務貿易、保稅貿易發展,搞好保稅商品展示交易、跨境電子商務、離岸金融結算等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和宣傳力度。同時還要進一步改善保稅區的運行環境,加快推進鐵路、機場、港口等物流通道建設,尤其是要加快渝新歐鐵路口岸建設,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
黃奇帆指出,在西部設立保稅區,是中央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重慶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過程中,兩個保稅區都擔負著重要的改革創新任務,特別是在進一步拓展保稅區功能、推進服務貿易保稅貿易創新發展上重任在肩,務必要以改革為動力,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努力尋求新的突破。保稅區要針對下一步的創新發展目標,成立專門工作團隊,以問題為導向,逐一研究,謀劃落實,用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實現小投入大產出,將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市委常委、兩江新區管委會主任凌月明參加調研。(記者 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