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8日),重慶市產業引導基金與首批合作基金管理人正式簽約,首批計劃合作設立基金規模155.5億元,這是重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引導基金首期規模25億元人民幣,將連續投入5年,力爭做到100億元以上。資金的主要來源則是重慶市財政扶持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以及其他政府性資金。
在重慶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既是財政體制改革,也是重慶金融領域企業資本市場化補充機制的改革。
據重慶市金融辦介紹,重慶市設立引導基金,是財政扶持產業發展資金分配方式的重大革新——由“補貼投入”改為“股權投入”,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原則,重慶政府只負責“兩端”,即在前端負責審定產業引導基金的總體投資方案,在后端把握各專項基金的投資方向。政府并不干預產業引導基金的運行管理。
據了解,2014年5月13日,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引導基金”)的成立,已經標志著我市引導基金的正式開始運行。其注冊資本為2500萬元,受托管理首期人民幣資金25億元。
首批基金管理人有知名的鼎暉投資、昆吾九鼎,也有境外的英菲尼迪集團,以及重慶本地的4家基金,占比四分之一。引導基金將重點投向重慶的工業、農業、科技、現代服務業、文化、旅游六大行業和領域。
其中,工業領域投入最多,共設立基金規模達51億元,現代服務業基金規模14億元。引導基金認繳均占比29%,風險較大的農業領域引導基金占基金規模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