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對之前幾場略顯沉悶的強強對決有所不滿后,12日歐錦賽A組俄羅斯和波蘭之戰打出了激情與氣勢。略一思量,卻可發現,這火星四射的對抗也是出于對出線形勢的務實權衡。
賽前,俄羅斯一戰一勝積3分,波蘭一戰一平積1分,同組的另兩個對手捷克和希臘分積3分和1分。這樣,俄羅斯戰勝波蘭,便可提前出線;波蘭如不能取勝,就要在隨后和捷克的比賽中承受非勝不可的壓力。
這場比賽比分和局面均膠著始終,雙方求勝的努力一直持續至補時的最后一分鐘。或許是波蘭對勝利的渴望更大,實力稍遜的主隊反倒成了場面更占優的一方。
從數據看,整體技術水平較高的俄羅斯控球比以接近60%對40%勝出,但射門次數波蘭以15次對11次略處上風,射正球門次數波蘭則以6次對2次明顯占優,這表明,波蘭對俄羅斯大門的威脅更大,波蘭是更有可能取勝的一方。
雙方的防守沒有大的疏漏。針對對方威脅最大的球員,兩隊都做了有效的戰術部署。“沙皇”阿爾沙文多數時間被波蘭至少兩名球員看管,很難舒服拿球與出球;對于波蘭萊萬多夫斯基,俄羅斯后衛則采取繞前防守的策略,盡力切斷他與隊友的聯系。
阿爾沙文在這場比賽中僅有一次射門,除了那記任意球助攻,他沒有更多出彩的表現;萊萬多夫斯基的表現要強于“沙皇”,不過也僅有3次射門和一次射正。
雙方也同時預料到了己方核心進攻球員被盯死的可能,因此盡力由其他球員來分擔進攻的職責。俄羅斯在這方面有優勢,阿爾沙文之外,他們還有扎戈耶夫、克爾扎科夫、日爾科夫和替補上場的帕夫柳琴科等多個進攻點。事實上,他們也是由扎戈耶夫頂入了唯一一球。這名年輕球員目前以3球領先射手榜,很有希望成為這屆賽事的最佳新人。
波蘭方面的進攻線路比較單一,主要是依靠從后到前皮什切克、布拉什奇科夫斯基和萊萬多夫斯基這條德甲班霸多特蒙德的右路走廊。波蘭教頭斯穆達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下半時他換上中場梅澤耶夫斯基,由他承擔右路進攻,而將布拉什奇科夫斯基換到左路。本場比賽,波蘭左邊后衛伯尼施也加強了助攻。這都是斯穆達試圖兩翼齊飛的努力。當然,從效果看,并不怎么理想。所以,這支在陣容上不夠整齊的球隊,僅憑主場優勢所支撐的激情,即便從小組中突圍,但創造更大奇跡的可能性并不大。
相對而言,整體實力更雄厚的俄羅斯,更進一步的幾率似乎更大。
4天后,A組4隊即將迎來決定出線名額的最后一戰。現在看來,波蘭和捷克之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捷克核心羅西基的傷情,假如羅西基末輪不能出場或者帶傷上陣狀態不佳,捷克恐怕很難打出有威脅的進攻,波蘭取勝從而出線的可能性就會加大;俄波之戰中,波蘭激情拼搏后的平分結果,導致俄羅斯在最后一輪無法對希臘放水,必須全力一戰,以雙方目前的狀況看,希臘取勝的希望渺茫。
這樣,本組最大可能出現的結局是俄波攜手出線。如此看來,這場激情四射的碰撞結果是,雙雙滿足了功利的需求。一場雙贏的平局。并且,球迷也比較滿意。
來源:新華網(記者 張寧)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