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衣軍團又取得了一場平局,盡管首場比賽便有美妙助攻的皮爾洛再演神奇,盡管那記招牌式的任意球讓普萊蒂科薩毫無辦法,但意大利隊還是在克羅地亞前鋒曼祖基奇的勁射之下無奈迎來兩連平。意大利隊的問題在于,只有一個皮爾洛還不夠。
2006年的德國世界杯充分證明,皮爾洛和托蒂是意大利最為重要的兩大指揮核心,只要有這兩人的同時存在,藍衣軍團便可運轉自如、所向披靡,而兩人如果僅存一人,則意大利的實力便會大受影響。意大利被克羅地亞隊逼平的比賽中再次說明這一點。
普蘭德利的352陣型盡管在防守上非常嚴密,在進攻上也憑借著巴洛特利和卡薩諾的才華保持著威懾力,但5人中場和雙前鋒之間的中路空當較大,站位成淺碟形的三后腰莫塔、皮爾洛和馬爾基西奧雖能在后場由守轉攻時運轉靈活,但由于缺少一個組織型前腰來銜接雙前鋒和中前衛,因此在中路滲透推進的威力不足,唯有加切里尼和馬喬的兩翼打得得心應手。
普蘭德利顯然是意識到了這點,喜歡進攻的他在球隊仍以1:0領先的情況下用組織型前腰蒙托利沃換下了表現不錯的后腰莫塔,但由于前者尚未進入狀態未能擔負其中前場銜接組織樞紐的重任,效果不佳。反倒是克羅地亞借著莫塔下場的機會在中場獲得了空間,并迅速由狀態驚人的曼祖基奇將比分扳平。
蒙托利沃的實力和狀態顯然尚未達到當年托蒂的水準,因此雖然皮爾洛可以將后場的來球順利組織到中場,但如何由中場推進到對方禁區前沿,并送出致命一傳是個問題。如果總是要求33歲的皮爾洛一路組織到對方腹地還要送出關鍵助攻,這顯然對其體力是極大的考驗。
前兩場僅獲2分的藍衣軍團需要在最后一場比賽中擊敗愛爾蘭隊才有把握晉級,在這種情況下普蘭德利需要仔細地考慮在最后一場比賽的布陣。如果蒙托利沃的狀態還不足以信任,則在需要加強進攻時,AC米蘭的諾切里諾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而思考已經基本完成的巴神在第二場比賽的狀態有了明顯改觀,只是缺點得分的運氣,在第三戰的關鍵時刻可以給他更多時間來創造機會。
來源:新華網(記者 鄭道錦)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