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當年不但借錢給西班牙人購買軍火揍荷蘭人,還手把手教會他們踢“全攻全守”足球。西班牙隊苦修多年終于練成神功,奪得期盼已久的第一個世界杯冠軍。而在決賽中被打翻在地的正是荷蘭隊——他們期盼更久的第一個世界杯冠軍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問世。
西班牙隊現在踢的是正宗的“荷蘭足球”。2010年南非世界杯決賽,其實是升級版的“經典荷蘭隊”打敗了變形版的“現代荷蘭隊”。
當新華社記者向荷蘭足協CEO請教哈里·比恩“荷蘭隊打敗荷蘭隊”這個問題時,他驕傲地說:“雖然我們輸給了西班牙隊,但也是我們荷蘭足球的驕傲。我們創造了全攻全守足球,我們沒有保守技術秘密,而是分享給了世界。”
“全攻全守”是荷蘭人對世界足球最大貢獻,被認為是足球戰術無法超越的最高境界。只是這種戰術就像傳說中至高武功,功力淺薄者不能修煉,否則會傷及自己。比如在1978年世界杯賽場上,丹麥隊也打“全攻全守”,結果輸得一塌糊涂。現在的荷蘭隊也沒有能力去全攻全守了。
如果把1863年英格蘭足總的成立作為現代足球誕生的標志,那么在約110年后人類才發明了“全攻全守”足球。當時消極的“卡泰納奇奧”十字鏈式防守足球讓歐洲足球陷入窒息,破解密集防守成為一個時代命題。“全攻全守”應運而生,用控制足球和密集的進攻摧垮密集的防守,把足球從消極防守的枷鎖中解放了出來。
“全攻全守”是時代與荷蘭這個奇特國度結合的產物。歷史學界幾乎一致認同:自然環境是決定一種文化的最根本因素。既然一場海嘯就有可能讓這塊四萬多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遭受滅頂之災,那么當地原始居民必須要齊心協力修大壩,并注重利用知識排水、填海和管理國家。民智因此得到很好的開發。得益于此,克魯伊夫等球員雖然少年輟學,但卻是當時公認的世界最聰明的一群球員。當時在米歇爾斯執教阿賈克斯、開創“全攻全守”之前,他的兩個前任雷諾茲和巴金厄姆是少見的來自英格蘭的技術型教練。兩人都強調有球訓練。雷諾茲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巴金厄姆提出了控制足球的理念:“只要把球控制在你的腳下,對方就沒有機會進球。”這些都為“全攻全守”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荷蘭國土狹小,精明的商人無比強調空間的利用。在“全攻全守”出現之前,荷蘭流行“全”思潮——有“全建筑”“全能源”和“全環境”等,后來就有了“全足球”(即“全攻全守”)。荷蘭結構建筑學家阿·埃耶克這樣解讀“全”思潮的哲學精髓:“各個系統彼此關聯,彼此互動,渾然一體。”這也是“全攻全守”的指導思想。
“全攻全守”誕生之后,荷蘭不再與比利時、挪威甚至盧森堡等隊為伍,迅速崛起,成為足球強國。阿賈克斯自1971至1973年連奪三屆歐冠冠軍。荷蘭隊也在1974年世界賽中大放異彩。
隨后阿賈克斯隊內訌,克魯伊夫追隨米歇爾斯來到了巴塞羅那,并把“全攻全守”帶到了西班牙。經過多年的辛苦耕耘,另外一個阿賈克斯——巴塞羅那誕生了,另外一支荷蘭隊——西班牙隊也相應誕生了。只是西班牙隊很好地解決了內訌和心理問題,為“全攻全守”帶上了王者的桂冠。
荷蘭人也為巴塞羅那和西班牙足球的崛起感到興奮。克魯伊夫當年阿賈克斯隊的隊友凱利·穆林對新華社記者說:“巴塞羅那和西班牙比我們阿賈克斯和荷蘭隊更強,他們每個位置的球員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我擔心巴塞羅那會走我們阿賈克斯解體的老路,一旦球隊散了,全攻全守也就不存在了。”
相比于巴塞羅那,阿賈克斯已是歐洲二流強隊。阿賈克斯足球學校負責人艾德蒙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的定位很清楚:為巴塞羅那等大俱樂部培養球星賺錢。1995年,我作為阿賈克斯第三門將隨隊奪得我們最后一個歐冠冠軍,我感到非常幸運。現在俱樂部足球比拼的是經濟實力,我們阿賈克斯無法和巴薩、皇馬以及英超那些俱樂部相提并論。我們再難奪得歐冠冠軍了。”
由于荷蘭能夠源源不斷地生產球星,所以他們仍有希望奪得世界杯冠軍。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運氣等因素等萬事俱備。這對荷蘭隊來說,尤其是“人和”,實在太難了。
來源:新華網(記者 馬邦杰 潘治)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