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顏延齡:國家應加強整治規范快遞業
國內電子商務井噴式發展,帶動了快遞行業超常發展,面對突來的巨量業務,快遞行業出現了自身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快遞不快、野蠻分揀、客房信息外泄、投訴增多等諸多問題受到社會廣泛批評。為此,全國政協常委、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會長顏延齡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了《關于整治內地快遞行業和提高企業集中度的建議》。
顏延齡表示,快遞行業發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全國以民營為主體的快遞企業目前已超過萬家,企業集中度太低,特點是小、散、弱,暴露出粗放式管理,服務不規范,人員素質低、企業形象差等軟肋。
針對快遞行業未來的發展,顏延齡建議,應提高快遞行業的準入門坎,限制小規模企業,嚴格規范行業管理,淘汰落后企業,嚴格從業人員資質審核管理;統一行業標識,提升快遞企業社會形象。
同時,顏延齡建議國家加強宏觀調控,推動快遞物流業的社會資源整合,支持國有、民資、外資共同出資、相互參股,優勢互補,從而共享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快做好星級評定試點,擴大優勢企業的影響力,為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營造市場氛圍。鼓勵支持企業創新,用新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以新技術提升快遞服務能力。
顏延齡說,國家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快遞行業發展的指導,鼓勵企業創新管理,由粗放型增長邁向集約型高效率的現代管理。并大膽嘗試管理新模式,比如,嘗試連鎖生活便利店與快遞收取網點合二為一的新型經營模式,鼓勵快遞企業與保險公司合作,創新投保辦法,支持大膽試行。(記者 胡美東)
實習編輯:運佳佳
編輯: 鄧京荊 標簽: 政協、快遞、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