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萬福建又現天價保單 富豪為何偏愛天價保險?
或看中合理避稅功能
據悉,平安成交的4500萬元、一億元的天價保單都屬于壽險,投保人均是民營企業業主。
那么這是否為針對富人設計的富人險呢?對此,華康保險、平安保險、中國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均表示否定,目前市面上還未出現這種針對性產品。投保人選擇的都是相同的壽險產品,不過其中的險種結構(如意外險、疾病險所占比例)由保險公司根據投保人的實際情況決定。有保險專家笑稱:“人是天價的。”因此,天價保單都出現在壽險中。
近年來,全國保額呈現遞增趨勢,天價保單不斷涌現,福建省也不甘落后,業內對于“天價”的定義更加苛刻。某保險公司業務員告訴記者,幾年前簽下十萬以上的單子就會被同事羨慕很久。現在每個月都有同事能夠成交百萬元以上的保單。在百萬保單隨處可見的今天,只有千萬元以上,甚至億元以上的保單,才能被冠以“天價”。“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都推動了保額的增長,說是與時俱進也好,保額不斷增高是一個必然現象。”福建省委黨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專門研究保險行業的闞小冬教授分析道。
闞教授說,富人們看重的或許是保險合理避稅的功能,其中的“稅”指的是遺產稅。雖然我國還未出臺遺產稅相關政策,但是已經被列入討論,未來是否會出臺難以預測。從實行遺產稅的國家來看,稅金比例非常高。而國家明文規定,人壽保險獲得的保險賠款不需要納稅。一些富人為了自己的財產能夠得到最好的傳承,就會通過購買保險,把自己的子女作為受益人,這樣財產就不會“縮水”。“這是富人未雨綢繆的一種行為。”
“購買保險的意義并不在于其收益,即使有分紅險,對富人來說也沒什么吸引力。”平安保險福建分公司某高層人士分析認為,保險能夠實現企業財產和個人財產的分離,這才是其中的意義。一般來說,民營企業的財產界限模糊,保險能夠很好地在法律范圍內避免公司債務危機到個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