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文化盛宴“色香味”俱全

同安有1700多年歷史,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千年歲月積淀下豐厚的文化底蘊,一大批豐富且珍貴的民俗文化就像寶石一樣發出爍爍光彩,古城到處涌動著蓬勃的新文化氣息。記者近日了解到,第四屆同安民俗文化藝術節將于9月精彩上演,屆時,宋江陣、車鼓弄、蓮花褒歌、拍胸舞、歌仔戲、南音、閩南語童謠、閩南語合唱等獨具同安特色的民俗節目將一一登臺,帶給廣大群眾一場“色香味”俱全的文化盛宴。
自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開展以來,同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并在市創建領導小組的督導下,緊抓落實,強化領導,全面部署,扎實推進,強力保障,全力推進農家書屋工程建設,2000多名文化志愿者致力于聲樂、美術、道德講堂等各種文化項目,全區的大街小巷、鄉野田間都彌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形成有同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頗受市民歡迎的文化惠民工程。
民俗文化品牌
“民間瑰寶”走上大雅殿堂
同安古韻悠遠,文化底蘊深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宋江陣、車鼓弄、蓮花褒歌、南音、歌仔戲、閩南童謠等特色民俗活動蜚聲海內外。
近年來,同安把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并組織人力、物力等大力挖掘、整理和保護民間、民俗文化藝術項目等,努力鍛造“民俗文化藝術節”、“孔子文化節”、“同安農民畫”、“蘇頌文化節”等一個個文化品牌;精心培植15個民俗文化基地和示范點,使拍胸舞、車鼓弄、荷葉說唱、順口溜、傳統南曲等一個個散落民間的藝術瑰寶從偏僻角落邁進藝術大雅之堂。
目前,同安區建立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全區共有5個民營文藝團體,建設民俗文化藝術培訓演示基地,依托基地建設培養民間文藝骨干隊伍,已建成宋江陣、歌仔戲、蓮花褒歌、車鼓弄、南音、民間繪畫、閩南童謠、舞龍、舞獅技藝,閩南語合唱等15個民俗文化藝術基地。目前全區共有民間文藝團隊120多隊,平均一村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