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鎮居民 20病種納入大病保障和救助
福州將20個病種納入大病保障和救助,城鎮居民參保補助標準、報銷比例等都有所提高。昨日《福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已經市政府同意下發。
據悉,福州在包括終末期腎病、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藥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8類大病保障基礎上,將增加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I型糖尿病、甲亢、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唇腭裂、尿道下裂、血友病等20個病種。
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提至10萬
全市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6%以上,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8%以上。政府對城鄉居民參保補助標準提高到300元/人。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75%、70%和75%左右。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2012年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統一提高到10萬元。
市一醫聯體提高報銷比例
試點推進“福州市第一醫院醫療聯合體”(該醫聯體由市一醫院牽頭,包括閩侯縣醫院、閩清縣醫院等23家醫療機構)新農合和醫保支付模式改革,試點提高醫聯體內經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新農合報銷比例。將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住院及特殊門診自付醫療費用救助比例提高到60%以上,完善城鄉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逐步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同步報銷補償。
推行全科醫生簽約服務,2013年內將從福州鼓樓、臺江擴大到其他城區。在社區推廣“健康小屋”、“中醫館”建設模式,建成18所“健康小屋”和6所“中醫館”。全市二、三級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實施全省統一預約診療平臺,試點推進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預約診療服務。(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