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海島交通便民工程 2015年底前萬人島將通客車
記者從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十二五期間內,將著力實施“海島交通便民工程”,讓海島居民“乘上平安船、坐上安全車、走上便捷路”。計劃于2015年底前,實現海島交通“百千萬”目標。屆時,百人以上島嶼建成陸島交通碼頭,千人以上島嶼開通班輪、建成碼頭管理房(候船室),萬人以上島嶼開通島內客運班車。
根據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資料,我省沿海有居民戶籍的海島共90個(不含臺灣地區管轄的大小金門、馬祖等海島)。其中,目前已有大橋或路堤與大陸相連的21座、人員已全部遷出變為無人島的3座、即將全部搬遷的1座、已開通輪渡并納入城市管理的1座(廈門鼓浪嶼),剩余64座島嶼完全通過渡船運輸,島上戶籍人口合計25.6萬,常住人口合計21.2萬。
據介紹,我省自1990年開始實施陸島交通碼頭建設計劃,至今已累計投入近14億元,建設211座陸島交通碼頭,實現了500人以上島嶼均有一座陸島交通碼頭,5000人以上較大島嶼有兩座以上碼頭并具備陸島滾裝運輸條件,有效改善了海島居民出行條件。部分陸島交通碼頭等級低,少數島嶼尚未配備陸島碼頭。
但目前,我省“八五”、“九五”期建設的大部分為300噸以下(部分為50噸、60噸)碼頭,有的已無法滿足海島經濟發展和群眾出行需要;還有8個有戶籍和常住居民海島尚無陸島交通碼頭。此外,還存在配套設施不完善、管理主體不明確,陸島客渡船舶老舊、部分島嶼運力不足及島上公路等級低,客運班車開通不足等問題。
今后兩年內,省交通運輸廳將加快陸島交通碼頭建設,完成“十二五”規劃期內61座陸島交通建設任務并完成剩余8個有居民島嶼陸島碼頭建設任務。2017年底前,將建成碼頭管理房(候船室)76 座,覆蓋所有現已建成并開辟客運班輪的陸島碼頭,管理房建筑面積不少于100m2。現在建及新建通達500人以上島嶼的陸島碼頭,必須同步建設管理房,并完善水、電等配套設施。
同時,組織實施海島客運渡船更新計劃,對現有承擔島際客運的109艘船齡15年以上、30年以下老舊渡船和木質渡船實施更新改造,改善渡船安全技術狀況;將陸島碼頭接線公路和島內骨干路網約230公里納入省級路網管理范疇,按相應技術標準加快建設;新建海島農村客運站11座、港灣式客運站17座,新購置農村客運車輛148輛,支持居民有需求且具備條件的千人以上島嶼開通農村客運班線。
2017年底前,將實現海島交通“5個100%”:有居民島嶼100%建成陸島交通碼頭;500人以上島嶼100%開通班輪、建成碼頭管理房(候船室);陸島、島際渡運船舶適航率100%;客運碼頭至島內主要居民聚居點道路100%硬化;居民有需求且具備條件的島嶼100%開通島內客運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