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凝聚力量社區書寫美麗篇章

家家種花草 何東方 攝
養護綠植花草,美化居室陽臺;改造社區空地,建設文娛場所;建設“納涼點”、“晨練點”,開展“清潔家園”、“愛心助老”活動;成立社區公益事業,凝聚鄉賢力量,發展社區經濟……一項項關懷居民生活品質的社區建設項目讓居民樂開懷。
依托社區優勢,把“美麗社區”作為行動的落腳點。今年,同安多個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區美化、鄰里互助、扶貧助困等充滿了人文關懷的文化建設活動,滿足社區居民多方面、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別是在同新社區、梧侶社區、溪邊社區等,處處可見居民們共同締造“美麗廈門”的身影足跡。
梧侶社區
成立社區公益事業促進會
“凝聚鄉賢力量,發揮鄉賢對社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充分整合、調動積極力量投入到社區的建設和發展中,協助居委會發展社區集體經濟。”近日,廈門市首個社區公益事業促進會在同安區新民鎮梧侶社區文化園正式成立。
據悉,近幾年來,梧侶社區在充分用好用足市委市政府“金包銀”等強農支農優惠政策基礎上,充分發揮好同安工業集中區的核心地理位置,大膽探索實踐“社區+公司”的發展模式,不斷壯大發展集體經濟,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有效地解決了失地農民生活問題。
促進會會長柯水碧告訴記者,該社區將以促進會為平臺,短期內計劃先提升文化園周邊環境,打通村里的斷頭路,重新規劃建設新農貿市場等,從居民切身的小事著手,漸漸把梧侶公益事業做強做大。
新民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梧侶社區提出了打造鄉土風情一條街、閩臺小吃一條街,以及城中村改造、文化園整治提升等多個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描繪了“美麗社區”發展藍圖。梧侶公益事業促進會匯聚了眾多經濟文化管理能人、老黨員、老干部等有威望、有能力的鄉賢和熱心社區建設的人士,希望促進會這一平臺能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共同締造的動力,將梧侶社區建設成“規劃合理、環境優美、經濟繁榮、持續發展、文明和諧、富有特色”的新型“美麗社區”。
同新社區
養花種草漸成時尚
樹兒綠,花兒香,鳥兒叫……來到同新社區退休老教師周漱貞的家,小院干凈整潔,桂花飄香,蘭花綻放,百來盆盆景將小院點綴得就像一個綠意盎然的花園,來周老師家泡茶的左鄰右舍也借機向她請教養花種草的小竅門。
“自社區開展‘亮麗陽臺、美麗社區’活動以來,大伙兒時常前來‘討’花苗”。周老師告訴記者:“養花種草也是一種時尚”,自己在小院、陽臺種花種草已有三十多年,在她看來,養花種草既可美化環境,又可陶冶情操。閑暇時聊聊種花的事兒,鄰里間更是熟絡起來。
金黃色的菊花、紅得似火的三角梅、翠綠的枝葉……近期,走在同新社區,抬頭時不時都能見到讓人賞心悅目的盆栽美景,養花種草也漸漸成為居民眼中的“另一種時尚”,社區邀請的環保人士也進入社區開展栽培指導,林阿姨、王老伯、黃小姐……都加入了“養花一族”。
據同安區民政局副局長許素勤介紹,轄區內的東山社區、溪邊社區等16個社區也陸續開展了“東山大學里納涼點建設”、“定期舉辦各種技能培訓”、 “愛心助老、愛心助殘、愛心助學、愛心助困”等數十項社區活動,以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充分利用社區網格化建設的有利優勢,發動社區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熱潮中。
近年來,該轄區內的大同街道后爐社區、祥平街道蕓溪社區等3個社區被市民政局表彰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先進單位”, 三秀、溪邊、城西3個社區被評為愛心奉獻型社區,新民鎮烏涂社區探索實踐,推出便民服務臺、志愿服務隊、文化生活園3個“心連心”系列服務品牌,也深受轄區居民的好評。
(通訊員 楊心亮 陳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