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純度黃金純屬忽悠 業界提醒:根本不存在
資料圖
東南網3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歐陽進權)“24K金玫瑰”、“24K金元寶”……以這些名稱命名的金銀制品在省內市場經常出現,有的金店宣稱“24K金”為最高純度的黃金,價格貴也更值錢。昨日,福建省金銀飾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李站長提醒,24K金是含金量為100%的黃金,這樣的黃金根本不存在,目前一些黃金首飾的含金量可以達到三個九甚至四個九,但都無法達到100%。
據介紹,市民買珠寶得小心標簽有貓膩?,F實中珠寶標簽問題不少,比如“黃金首飾標為24K金、合成紅寶石當紅寶石、標18K白金……”“24K”是不存在的,銷售中所標的“24K金”既不正確又不符合國家標準。18K白金會讓消費者誤以為是“鉑金首飾”,鉑金首飾比黃金首飾單價更高。實際上,珠寶首飾產品標簽出錯,主要有“亂標”、“漏標”、“炒作概念”等幾種情況。例如黃金含量為75%的首飾,不能標稱為“18K白金”或“AU750”,應標稱為“金AU750”或“金750”。黃金含量為99%的首飾,應標為“足金”?!棒浯洹辈荒軜藶椤疤烊霍浯洹?,“A貨翡翠”不能標為“A種翡翠”或“A類翡翠”,“鋯石”應標為“立方氧化鋯”,“鉆石”不能標為“南非鉆”等。
而且國家標準委公布的貴金屬純度標準中還規定了貴金屬首飾標簽的命名內容:貴金屬首飾命名內容只能包括純度、材料、寶石名稱和首飾品種。命名名稱的前后不得再有其他內容。例如按標準可命名首飾為“18K金紅寶石戒指”、“白金Pt950鉆石戒指”等。
由于首飾名稱不規范,消費者很容易落入不法珠寶商設置的陷阱中。而標簽亂標屬不合格產品,消費者可以借此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