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業”福建農業的現代化之路
“互聯網+農業”福建農業的現代化之路
——東南網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賴鐘雄
賴鐘雄(右)在東南網演播廳接受訪談。
東南網3月23日報道 (本網見習記者 鄭曉丹)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福建省全國人大代表、駐閩全國政協委員們站位全局,緊密聯系福建實際,積極建言獻策,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從本期起,東南網將陸續推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系列視頻訪談,將代表、委員們的“北京聲音”帶給各位網友,敬請關注。
賴鐘雄,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他曾提出完善農村養老制度、保護耕地和糧食安全、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等有關“三農問題”的建議,受到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多家新聞媒體的關注和重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賴鐘雄提交提案,建議加強農村社會組織結構建設,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
福建推進農業現代化很有特色
記者:我們了解到作為農業界的代表,您今年提案為“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而今年的政府報告中也提到了這方面內容,您認為福建省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有什么優勢?
賴鐘雄:政府的工作報告非常重視推進農業現代化。工作報告中提及,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做到“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福建省在推進農業現代化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很有特色、農業設施投入也很大,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發展很快。如果福建要推進農業現代化,非常重要的是,發展福建地方特色的農業。福建自然地理條件很有優勢和特色。在平原一帶,可以大量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在山區,可以根據山區具體情況發展一些地方特色農業,比如休閑農業、農村旅游、發展有機農業或生態農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