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響應團中央“永遠跟黨走,青春獻祖國”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的號召,2011年7月,在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團委副書記詹偉峰老師的帶領下,廈門大學“鳳凰花”志愿服務團來到位于廈門翔安區的珩厝小學,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以支教服務為主、黨建宣傳貫穿始終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并成立了以“唱響主旋律,弘揚新風尚,傳播新知識,奉獻大海西”為宗旨、服務社會公益事業及社會保障事業的非贏利性學生社團——鳳凰花社。實踐達到了預期效果,贏得了當地領導和群眾的廣泛好評。
為進一步鞏固實踐成果,解決當地英語教育資源匱乏問題,9月28日下午,詹老師帶領志愿者們再一次來到翔安,來到珩厝小學,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驚喜和感動。據悉,此次支教活動每周定期開展,將持續一年。志愿者們均為來自外文學院英語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她們將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青春熱情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最專業的講解和最細心的關愛。珩厝小學校長吳志雄及社區兩委對志愿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表達感謝的同時提醒大家路途較遠,來回注意安全。
此次活動,志愿者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英語做為支教科目,每個人結合自己的特長和所在年級的特點安排不同的課程。由于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志愿者們教起來得心應手,每個人拿著精心準備的教案自信滿滿地走進課堂。上課鈴聲一過,教室里便想起了朗朗的讀書聲。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和活躍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受益匪淺,大家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充分的準備、無私的付出與真情的投入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新的思想與知識,充實了彼此的生活。孩子們對知識渴求眼神、對未來純真的理想無時無刻不打動著志愿者們,讓我們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秉承“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開拓視野”的宗旨,志愿者們在傳道授業解惑、教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用自己的汗水揮灑青春,以言傳身教向孩子們傳遞一份份無私的關愛。支教活動給志愿者們帶來的不止是新鮮的感覺,更是對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用自己的青春激情給翔安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希望、夢想和榜樣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別樣的成長和感動。今后,鳳凰花社還將繼續關愛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等特殊兒童,并以入戶走訪、單獨輔導等形式開展教育幫扶工作。同時,我們將協同廈門團市委及服務地教育部門一同開展“奉獻愛心,圓幸福夢”慈善T恤義賣會,號召社會愛心人士關注關愛農民工子女,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健康成長。
外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龍海對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將于明年落成,當地的村民們對我們的辦學非常支持,我們要充分利用我校、我院優質的辦學資源,讓村里的孩子們從小感受到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大學的生活,促進他們從小樹立服務海西、報效祖國的理想。張書記強調,實踐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要之路,安全是前提,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們要特別注重志愿者和孩子們的安全,并將整合更多的資源服務社會。
在談到志愿活動的意義時,詹老師表示:“此次支教活動將成為大學生開展幫扶工作的穩定平臺和基地,彌補夏令營活動時間短、間期長的不足。我們不僅將經常、定期開展支教活動,還將關注更多的弱勢群體,倡導校園人文精神、弘揚社會公共道德,服務校園和社區,將愛心傳播傳遞給更多的人,為海西的建設與發展貢獻在校大學生的綿薄之力。”
九月翔安,陽光燦爛,浪漫溫馨;九月翔安,鳳凰花開,我們回來。一路紛繁印記,一路酸甜苦辣;一段青蔥歲月,一首青春贊歌;一次心靈交語,一份真摯情誼。宛如陌上鳳凰花生得絢爛,一路赤霞,情滿海西,花開翔安,夢想綻放。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 (記者 胡美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