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萬游客齊聚翔安香山 翔安香山廟會習俗列入市“非遺”

鏈接:
翔安香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簡介
香山巖寺位于翔安區新店鎮東南3公里處,鴻漸山脈左側,始建于南宋年間,是清水祖師文化的一處勝地,每年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公的誕辰日,香山巖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大型廟會——香山廟會,晉江、南安、臺灣、金門以及海內外的許多信眾都會專程趕回香山巖進香拜謁、尋根探源,翔安香山廟會習俗被正式被列入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據傳,宋仁宗年間,閩臺一帶大旱,疾疫流行,民不聊生,清水祖師“術行建、劍、汀、漳、泉間,檀施為盛”(《安溪縣志》卷九清乾隆版),游歷漳、泉兩府,拯救民瘼,祈雨賑災,并長駐于翔安香山巖寺。祖師駐香山巖時,許多金門、臺灣信眾特地前來,請祖師消災治病,因祖師有求必應,故對祖師尊崇有加。為了紀念清水祖師,當地民眾自發地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初六即清水祖師的誕辰之日進行廟會活動,至今已有上千年之久,香山廟會從正月初六一直持續到正月初九。
香山廟會不只是閩南人民對清水祖師信仰生活的表現,還包括了市場和休閑等多重生活內容。香山廟會以強大的歷史影響力和豐富多彩的形式──如商品交易、文娛活動、評品小吃、參觀游覽等等,把廣大的群眾聚攏到一起,人們在這里購物、觀賞、交流、洽談,獲得了精神上與物質上的滿足,其樂融融,一片祥和升平的景象,這對于整個翔安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個重大的促進作用。
而且隨著改革開放,兩岸交流日漸頻繁。臺灣地區清水祖師的信眾開始不斷組團回鄉謁祖。香山廟會作為紀念清水祖師的一個重要方式,自然也就成為聯系兩岸血脈的重要橋梁,充當了兩岸清水祖師信眾的信使,大大促進了兩岸對人緣、神緣的信同。
2003年翔安區成立,香山廟會成為翔安區春節民俗文化日,廟會保留著民間流傳的童乩,操五營、南音、布袋戲等習俗文化。近年來又增加了腰鼓隊、扇舞、弄球舞等表演項目。目前,香山廟會被廈門市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香山巖歷史悠久,傳統廟會盛典也流傳至今,進香信眾帶著宗教習俗,拈香祈求菩薩,傾吐自己的心情,祈財祝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歷久不衰。 (記者 胡美東 通訊員 蔡江沈)
實習編輯: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