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開媒體報道統計,自2009年9月廣州大部制改革成立廣州市城管委以來,廣州市城管系統市、區、街道三級共有27人因腐敗“落馬”。其中,級別最高的是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建國(副局級),廣州12個區(縣級市)中8個區城管系統皆有涉及,光是區城管分局主要領導就有5人(處級)。張建國更因是全國城管系統中因腐敗“落馬”的最高級別官員,引發全國關注。細數這27人,其中15人涉嫌包庇違法建設,11人涉案在保潔招投標領域,還有1人涉嫌為制販假煙人員提供方便,涉案總金額近千萬元。
案發之頻繁,涉案范圍之廣、級別之高、數額之巨,皆為廣州城管歷史之最。有專家稱,廣州市城管系統面臨成立以來最為嚴峻的腐敗考問。
27人落馬,涉賄金額近千萬元
據已公開的媒體報道統計,自廣州市城管委成立以來,該系統“落馬”或受處分的27人中,上至市城管委副主任,下至街道城管執法隊員。級別最高的是廣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建國,此外,區城管局局長4人,區城管局調研員1人,區城管局科長、主任2人,街道執法中隊長、教導員10人,區城管局科員(主任科員)2人,其余7人的身份、職位尚未披露。
全市12區市中,越秀、天河、海珠、荔灣、黃埔、白云、花都、番禺8個區城管系統皆有犯案。據部分已公開案情統計,這些“落馬”人員涉及收受財物金額超過955萬元。
“高官貪大頭,小官貪小頭”在城管系列腐敗案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其中,張建國因插手環衛設備采購和保潔招標,涉嫌收受賄賂人民幣300多萬元,數額居眾人之首。白云區嘉禾街執法中隊中隊長伍金友用查控“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工作的職務便利,收受當地違建人員贈送的錢款5萬元,在因違建牽出的受賄案中,算是數額最小的。其中也有1/3人數因失職、瀆職被處分,沒有查出受賄事實。
15人涉嫌包庇違建,基層頻發
已公布案情顯示,這些城管系統的腐敗違法案件中,主要涉及環衛設備采購和環衛工程招標受賄、物業公司和保潔公司賄送、包庇違法建設等,其中涉及包庇違法建設的涉案人員最多。統計發現,這27名城管系統“落馬”或受處分人員中,涉及包庇違法建設的就達15人之多,占總數一半有余,且多出于基層。
此外,今年以來因受賄受審的廣州城管基層執法隊長還有:原天河分局鳳凰街中隊隊長林旭明、原番禺分局大石街中隊隊長李棣輝,原越秀分局廣衛街中隊隊長王某國,原天河分局新塘中隊隊長孫建、原花都分局獅嶺中隊隊長邱良等。
據消息人士透露,10月前,城管系統內或將有更多人員因包庇違建而“落馬”。此前,廣州市紀委梳理出的120個重點信訪案中,涉及執法不公和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問題,占排查總量的21.67%,居各類問題之首。當時,市紀委副書記張偉成介紹,此類案件主要反映在基層城管部門包庇轄內的違章建筑,特別是對群眾多次投訴的違章建筑不及時處理或簡單處理。
11人涉案保潔招標,牽連“一把手”
坊間以為,張建國案牽出多名區局“一把手”腐敗問題。據知情人透露,廣州保潔招標領域系列腐敗案是從黃埔區“開了口子”。
今年2月初,黃埔區檢察院反貪局收到區紀委移送的一條行賄犯罪線索,反映在2011年,李某通過向黃埔區城管局的領導干部大肆行賄而順利中標。4月9日,市檢察院在“三打兩建”新聞通報會上通報,經營珠海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李某向黃埔區城管人員行賄50余萬元,其中就包括黃埔區城管局原局長劉曉金。
據了解,2008年以來,黃埔區針對轄區內的市政道路保潔和公共廁所保潔,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先后兩次進行了招投標,逐步將城市管理公共保潔項目推向市場,而在這兩次招投標過程中,都發生了賄賂犯罪行為。
“正是劉曉金(原黃埔區城管局長)案讓市紀委注意到廣州清潔服務領域出現的問題,便以此案為突破口在全市查清潔服務招標的問題。”該知情人士稱。
在市紀委嚴密調查下,張建國等人的腐敗行為迅速敗露。6月1日,市紀委正式披露,經查,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張建國任市環衛局副局長、市城管委副主任期間,利用分管環境衛生管理、計劃財務工作的職務便利,涉嫌收受賄賂人民幣300多萬元。同時,該案還牽出天河區、海珠區、越秀區、花都區另外6人涉嫌受賄案。原越秀區城管局長黃桂芳授意兒子受賄174萬元,案由是插手保潔招標。原海珠區城管局長吳美庭幫物管公司承接保潔工程涉嫌受賄33.8萬元。原天河區城管局長曾偉宇“落馬”也涉及此領域。
“保潔招標”拉下了一個市城管委副主任,4個中心區城管分局“一把手”。
城管犯案記錄(部分)
廣州市城管委原副主任張建國,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間,利用分管環境衛生管理、計劃財務工作的職務便利,涉嫌收受賄賂300多萬元。(1人)
越秀區城管局原局長黃桂芳,授意兒子黃全成收受廣州市某物業清潔有限公司賄送的174萬元。此外,還收受廣州市某公司總經理吳某賄送的購物卡面值共計人民幣31000元、現金共計人民幣7000元。(1人)
海珠區城管局原局長吳美庭,在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間,為廣州兩家物管公司中標承接道路保潔服務項目和支付工程進度款提供幫助,涉嫌從中收受有關公司負責人賄款33.8萬元。(1人)
今年6月1日,廣州市紀委通報,張建國案還牽涉出天河區城管局局長曾偉宇等4人,因插手環衛設備采購和環衛工程招標收受賄賂一案。目前案件細節還未公布。(4人)
黃埔區城管局原局長劉曉金、區城管局調研員劉配杰、區城管局業務科長田某、區城管局辦公室主任孔某正等,在2008年9月至2012年春節期間,收取物業公司、保潔公司賄送的好處費及過節費等,共計過百萬元。(4人)
今年6月1日,廣州市紀委通報,原白云區城管執法局太和鎮執法中隊中隊長王寶林、教導員周永光,原嘉禾街執法中隊中隊長伍金友,原均禾街執法中隊隊員胡有亮,涉嫌利用查控“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工作的職務便利,各自多次收受當地違法建設人員賄送的錢款人民幣235萬元、9萬元、5萬元、5.1萬元。(4人)
原越秀區廣衛街城管中隊長王某國,在2007年至2012年間,不依法履行職責,分25次收受節費、好處費共91800元,并充當“保護傘”,放任其轄區內進行違法建設。(1人)
警鐘“常鳴”
6月29日上午,廣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貴
就越秀區城管局局長黃桂芳通過兒子收受賄賂一事,告誡600多位城管干部,要嚴格教育子女,“多約束、常提醒”,決不能慫恿和放縱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干違法違紀的事。
7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萬慶良
在全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動員部署大會上,特別提到在主席臺就坐的廣州市紀委書記王曉玲,并稱“現在我們請紀委書記、監察局長出席,就是為了加強監督工作,落實一把手的責任”。
7月16日下午,廣州市市長陳建華
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強調:“垃圾分類處理,社會關注度極高,絕對不能出現腐敗問題。”這是廣州城管系列腐敗案曝光后,廣州市主要領導在城管廉政建設方面首次明確表態。
7月31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
出席廣州城管系統百日教育整頓千人動員大會,會議提出,對城管執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吃拿卡要、收受賄賂、接受吃請等問題進行整肅查處,通過教育整頓,不斷提升文明清廉的城管形象。
保潔招標亂象
“‘窩案’并沒有發生在一個‘窩’,而是不同的人栽在了不同的‘窩’里。這說明,城管在保潔招標領域的腐敗案并非個案。”廣州市環衛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東平痛心地說,“出問題是必然,不出問題才是偶然。廣州清潔衛生服務領域市場化后,存在共性的弊端。”
“市場化過程中很多事情已經成為潛規則,而且到了‘公開的秘密’的程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潔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潛規則”存在最多的地方就是招投標的過程中。
亂象一:評標標準“量體裁衣”
“就拿垃圾桶招標來說,制定標書標準時,提出某個地方要多伸出一個角,某處要多留一個缺口,這些細節的標準根本不影響使用。為什么?這會使一大批企業因此失去了投標資格。”一位保潔業內人士揭秘說,“我國垃圾桶的外觀、尺寸、樣式、結構都是有標準的,廠家做的都是一樣。但在招標的時候,有人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做手腳,修改標準,相當于為某個企業‘量身定做’。”更為極端的狀況是,標的標準由企業提供初稿,業主單位稍作修改就開始發包了,制定標準的企業自然“坐等”中標。
亂象二:標段范圍隨意更改
除了招標標準的“量體裁衣”,標段大小也可以根據企業要求來“定制”。該保潔業內人士向記者報料,越秀區內的保潔項目2010年面臨新一輪招標。一次公廁招標過程中,原來2個面積差不多的標段被人為改成1個標段面積特別大、另1個標段面積特別小。該區某次城區市政道路保潔招標中,原來的6個標段被打散后重組為4個標段,其中1個面積特別大。
“獲得公廁大標段和城區保潔最大標段的是同一 家 企業。”據其透 露 ,此事鬧出了很 大 的風波,甚至有沒有中標的保潔公司集體上訪。而越秀區原城管局局長黃桂芳涉案正跟此有關。
“為什么那么多‘一把手’落馬?因為保潔招標的決定權控制在少數人手里。”趙東平認為,市、區、街道主要領導在招投標問題上的權力過于集中,“老實說,我們一些保潔企業的老板非常害怕領導換人、干部調整”。
亂象三:參評企業控制評委
“圍標,招標回扣,串通評委,招標代理,簡直可以實現‘一條龍’,有一個企業手上控制了30多個評委。”該保潔業內人士稱,“有些企業非常神通廣大,從主管部門到評委,把其中的各環節都連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線。只要企業中標,就一定會有好處。”他稱,這在行內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防亂三策
第三方制定招標標準
“招標準入門檻和標準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個情況必須改變。”廣州市環衛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東平建議,保潔招標的標準和準入條件由第三方制定,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任何業主在招投標過程中對標準有任何變化,必須做出合理說明。“第三方”可以是行業協會,也可以是其他組織。“標準可以全行業大討論,歡迎政府部門也加入”。“哪個業主在哪一次的招標活動中,對于這個招標標準有變動的話,必須解釋,這樣以防止‘量體裁衣’出現”。
招標文件備案
廣州市政道路分市、區(縣級市)兩級,分別由兩級城管部門負責衛生保潔服務。“區(縣級市)一級在招標的過程中,市城管部門無法直接監管,這就可能導致區(縣級市)一級自己監管自己的情況出現。”趙東平還建議,只要是政府財政支付的招標項目,標書、投標文件等都需要到市城管委、市紀委備案,接受隨機抽查。
中標企業花錢要審計
趙東平說,清潔服務項目應進行全程審計,“從招投標開始,到最后每分錢的使用情況,都要放在明面上。偷稅漏稅的問題、克扣工人的問題、吃空餉的問題、行賄受賄的問題都可以在審計過程中曝光。”
論腐探因
王貴秀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導)
城管權力過于集中
監督不夠
對于廣州城管系統腐敗問題,王貴秀從權力體制層面分析表示,權力集中到一個部門,什么都管,才會導致權力監督不夠,滋生腐敗。
“要限制腐敗等問題,關鍵是監督,而監督的前提是分權,權力劃分清晰才會有制約。”王貴秀認為,一個部門集中權力,什么都管就什么都管不好,把權力劃分清晰才會形成相互制約,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徐湘林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自由裁量權
要盡量減少
“城管腐敗案頻發,不一定與權力過大直接相關。”徐湘林認為,一方面自由裁量權是街頭執法必須的,但一定要將自由裁量權盡量減少,達到最低限度,減少腐敗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無論是處罰權還是招標權,一定要在制度上規范,建立透明的公開制度,并且加強宣傳,令其為社會所熟知,同時鼓勵社會百姓去監督權力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