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年端午,廣州漢服協會以傳統禮儀舉行了祭祀屈原的大型漢服活動,活動在大學城中心廣場舉行,參加活動漢服同袍達一百八十余人,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次祭祀承自傳統祭禮,參祭人員身穿玄端,參加活動的人員也統一穿著漢服禮服,全場莊嚴肅穆,華夏的宏大氣象尤在身前,意味著廣州漢服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也意味著傳統文化復興運動的持續進步。
——前注
屈子祭四序
第一、寄往遠古的悠思
時過千年,所思者何?慎終追遠,不亦重乎?人情所在,何可免乎?此謂天理!
今祭屈子,天理之由。有情有思,縱其悠悠。時不成隔,師之清揚。萬代徐長。
第二、追問今人的來處
審吾悠思,所系者茫。吾問蒼天,今從何方?今若將去,將至何處?為何今人,不聞不問?樹若無根,何可蔥郁?人若無根,何可為人?茫茫史路,浩氣長續。經緯詩義,情理致至。感吾華夏,多有盛期。當有所冀,來日重興。于斯所悟,祭所長縈。
第三、展抒吾輩的使命
耀星寥落,明日可升。春華今失,來年可再。江河長流,不復東回。所謂恒者,無非變幻。知天有命,順理者長。泱泱華夏,固有興衰。五千余年,誰可比肩。而今飄零,總是歸情。衣冠當復,仁義當興!今行此祭,唯從天召。人心始蘇,當布人道。谷上荊棘,天命我除。路前溝壑,天命我渡。唯誠唯行,不辭艱阻。
第四、感想人道的篇章
昔日之春,今未重見。故地之林,今無歸雁。所衣曰華,未見有華。所禮曰夏,未見有夏。所求者仁,未見有仁。所愛者義,未見有義。所言人本,未見人本。
大道不行,人成魑魅。知行不一,天人相悖。為權為利,無視天理。流毒遍野,無處可避。吸血狂徒,開眼即是。不欲見者,盛于今日。不可行者,偏行于世。而今所祭,非一而止。一祭屈子,二祭仁義。一召屈魂,二召人性。重拾仁心,弘我大義。返歸人道,復得真意。吾所愿也,眾所愿也。感想至此,為眾表志。
第八賢 作于癸巳年端陽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