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雷曉凌代表(左)和冼潤霞代表正在討論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麥慶全代表(左二)在駐地大廳與大家探討修改建議。南方日報特派記者王輝 攝
“林代表,今天沒出去???”全國人大會議廣東團代表駐地走廊,聽到記者打招呼,已年過花甲的全國人大代表、梅州健康產(chǎn)業(yè)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林新華樂呵呵地說:“今天不走遠,剛在旁邊買了點東西?,F(xiàn)在準備回房間修改建議。今年準備了3個建議,還要細細修改,不能馬虎??!”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11日休會。但休會不休息是廣東團大部分代表的生活狀態(tài)。因為12日中午12時是代表向大會提交建議的最后期限,不少代表惦記著手中的建議,留守駐地埋頭討論、修改。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雷曉凌和全國人大代表、增城市石灘鎮(zhèn)沙頭村大學生村官冼潤霞在駐地是鄰居,兩人這些天經(jīng)常串門。休會這天,她們約好不出門,一起在房間討論建議。
“冼代表做農(nóng)村工作很在行,所以有些東西要跟她討論下?!痹诶讜粤杩磥?,冼潤霞就是自己研究農(nóng)村問題的老師。
雷曉凌這次準備了5個建議,有關于農(nóng)村養(yǎng)老問題的建議,還有農(nóng)業(yè)標準化種植的建議等等。她說,寫了建議初稿后,又花了大量時間來修改,希望能準確、客觀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認真履職、提出高質(zhì)量的建議,對代表們來說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冼潤霞說,代表的建議很多都是從基層帶來的,反映了身邊群眾的聲音。怎么提建議更能推動問題的解決?用什么詞句能讓有關部門知道他們要表達的意思?“不琢磨是不行的。”
“今晚還得好好再琢磨琢磨?!眱晌慌碛懻摰穆曇艋厥幵诜块g里。(特派記者/辛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