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每年一度的古龍十六坡會如期舉行。古龍十六坡會是融水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坡會,既是一個社交盛會,也是一個傳統民族體育運動會,更是一個民族團結的盛會。
融水縣號稱“百節”之鄉,每年農歷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七都有不同鄉鎮、村屯的坡會。據了解,融水苗族風俗是正月初一不吹蘆笙不出門,初二可吹蘆笙不可出村,初三到正月十七則是集體活動娛樂的時間,各村寨的男女老少舉家出動,四處趕坡。而到了正月十八,各村寨的蘆笙便封存起來直到秋收完畢。融水接連不斷的坡會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坡會鏈,當地人根據坡會舉辦的日期排序命名,從“三坡”直到“十七坡”。
據介紹,香粉鄉是苗、瑤、侗、壯、漢等多民族的聚居地。1902年,前清一位貢生為促進各民族互尊互愛,團結和睦,召集了附近各族元老協商成立古龍坡會,在古龍坡于每年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日分兩次舉行。正月預祝豐收,八月慶祝豐收。由此,每年的這兩個日子,香粉四村八寨的各族群眾就匯聚古龍坡,舉行蘆笙踩堂、斗馬、斗鳥、賽馬、舞獅、對唱山歌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記者 藍林)
融水香粉鄉古龍十六坡會苗家歌舞蘆笙比賽
融水香粉鄉古龍十六坡會苗家蘆笙比賽
融水香粉鄉古龍十六坡會斗馬比賽
本報記者火炎與苗家姑娘交流
苗家姑娘挑選銀首飾
融水香粉鄉古龍十六坡會蘆笙比賽的蘆笙手們
參加融水香粉鄉古龍十六坡會的大媽表演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