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經濟低迷之下,中國8月份的進出口數據雙雙高于預期,顯示出了中國經濟不一樣的強勁。
海關總署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288.7億美元,同比增長27.1%。其中出口1733.1億美元,增長24.5%;進口1555.6億美元,增長30.2%,月度進口規模刷新今年3月份創下的1522.6億美元的歷史紀錄。
專家普遍指出,8月份的進出口數據均好于市場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經濟增幅放緩的擔憂。
8月外貿數據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無疑是進口數據。同比30.2%的增速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并且總規模也創下峰值。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進口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內需好于外需。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認為,這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壓力減輕的結果。
在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復蘇遇阻之下,我國8月份的出口卻未出現明顯下降,出口額1733.1億美元,增長24.5%,小幅高于市場預期。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8月出口數據表明,全球經濟復蘇的總體趨勢并未出現大的變化。目前出口環境雖有所調整,但大幅惡化的概率較低。
大幅超預期的進口和穩定的出口讓8月順差也小于市場預期。8月當月實現貿易順差177.6億美元,較7月明顯收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表示,進口大幅增加對抑制國內通脹有正面作用,可以緩解宏調壓力。貿易順差縮減對內有助減少外匯占款壓力,對外可以紓緩人民幣升值壓力。
海關的數據還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352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4%。其中,出口12226.3億美元,增長23.6%;進口11299億美元,增長27.5%。貿易順差927.3億美元,減少10%。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出現提升,這反映出我國外貿結構調整初現成效。前8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2426.9億美元,增長32.1%。 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8460.7億美元,增長15.8%。
張燕生指出,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大大高于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表明,我國的貿易體系正在發生變化,正在從以工序分工為基礎,以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為主的加工貿易生產體系轉變為以比較優勢為基礎,以本地企業為主體的一般貿易體系。
對未來一段時間的貿易趨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認為,盡管歐債和美債有潛在風險,但對我國外貿進出口影響有限。
來源:上海證券報(秦菲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