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司法為民宗旨,切實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11月1日,河南省法院制定下發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在審判工作中依法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共二十四條,以“便民、高效、務實”為出發點,從提供無障礙服務、加大維權保障力度、方便殘疾人訴訟、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等幾個方面,對如何在審判工作中依法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對全省法院作了明確要求。
《意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提供無障礙服務。在立案大廳、審判法庭等處建立無障礙通道,設置殘疾人服務設施及明顯的引導標示,方便殘疾人通行;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殘疾人,可以口頭起訴,由法院記入筆錄或者提供代寫訴狀服務;為視力殘疾人、聽力殘疾人、言語殘疾人等提供語音、文字提示或聯系聘請輔助人員,提供信息無障礙服務。
二是加大維權保障力度。開辟殘疾人訴訟綠色通道,對涉及殘疾人權益保護的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督促程序等簡便程序,保障殘疾人權益盡快實現;加強訴訟引導,積極依法行使釋明權,指導殘疾人充分舉證、正確行使訴訟權利,殘疾人確有困難無法自行收集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依職權主動調查取證;在審判過程中發現有關單位存在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的,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通報情況并發出司法建議;大力支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工作,對當地殘疾人聯合會申請強制執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應依法受理并積極采取執行措施,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實現。
三是方便殘疾人訴訟。在立案大廳設置殘疾人接待窗口,推行上門立案、電話立案等便民立案措施;加大巡回審判力度,積極到殘疾當事人所在地進行巡回審理、就地辦案;針對道路交通事故致殘、工傷致殘等糾紛多發的領域,可以在公安交通、勞動保障等部門設立巡回法庭,積極開展訴前化解,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及時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四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對經濟困難的殘疾當事人,優先為其辦理緩、減、免訴訟費用,確保困難殘疾人打得起官司;及時協調、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法律援助,保障經濟困難的殘疾當事人充分行使訴權、辯護權;對特困殘疾申請執行人、刑事案件特困殘疾被害人,通過辦理必要的困難救助,解決殘疾當事人的實際困難。(記者 張雷龍 通訊員 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