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外城市都給大家這種美好的感受——生活在那里的人們不論是否富有,大多數都有著堅持健身和閱讀的良好習慣,讀書的人隨處可見。這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所在。”昨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專題調研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時,提出將武漢建成一座“讀書之城”,讓地鐵、江灘、醫院隨處可見閱讀的人群,成為武漢最美的一道風景。
阮成發說,一座城市不能缺乏文化,而“文化武漢”的形成要靠廣大文明市民的共同培育。讀書,正是使市民陶冶情操、提高素養的有效途徑。
阮成發提出建設“讀書之城”的幾點構想:每年向市民推薦10本好書,倡議市民多讀書、讀好書;經常性開展“讀書月”等活動,組織讀者交流讀書心得,獎勵優秀讀書市民;大力建設圖書館,除了提升市、區圖書館水平以外,還要在市民集中的街頭、汽車站、地鐵站、商場超市、江灘等地,建立一批24小時開放的街區自助圖書館,讓大家可以很便捷地借書、還書。
“自助圖書館的書籍容量可能不大,但經常更新,一段時期的熱門書籍、推薦好書都能找得到,市民坐地鐵、游江灘、在醫院候診時都可以讀讀書,讓隨處可見讀書的人,成為武漢最美的一道風景。”
昨日,阮成發還前往市圖書館,征求多位讀者的意見。他表示,我市將加大經費支持力度,讓市圖書館多進新書,增加藏書量,更好滿足讀者需求。
站在空曠的市圖書館大廳,阮成發還提出一個新點子:在大廳開設一個“圖書漂流”區,市民都可以將家中閑置的圖書送到這里來,給更多愛書人共享。“比如學生用過的書籍,與其當廢品賣掉或扔掉,不如拿到漂流區來,讓更有需要的人拿回去讀,這才是一本書最好的歸宿。”
來源:長江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