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慢性腎功能衰竭透析、高血壓(極高危)等14種疾病,將納入湖北省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保障范圍。原則上職工醫保基金支付比例不低于70%,居民醫保基金支付比例不低于50%,這是記者今日(4日)從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的消息。
為規范全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殊慢性病管理服務,進一步提高參保人員門診醫療保障水平,減輕參保患者門診醫療費用負擔,近日省人社廳出臺了《關于加強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殊慢性病規范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省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待遇和管理服務進行了規范和統一。
其中,《意見》要求各地統一將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慢性腎功能衰竭透析、器官移植術后門診抗排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高血壓(極高危)、重性精神病、慢性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療、肝硬化、血友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癥、類風濕關節炎等14種疾病,納入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保障范圍。同時,各地還可根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承受能力,結合當地實際,適當擴大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范圍。
《意見》規定,對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門診特殊慢性病,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原則上不低于70%和50%,對到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的可適當提高報銷比例。同時患有多個門診特殊慢性病的,原則上按照待遇水平較高的病種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可根據當地條件適當提高這類人員的定額標準。對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慢性腎功能衰竭透析和器官移植術后門診抗排異治療等個人負擔較重的病種,統籌基金支付比例和定額標準將高于其它門診特殊慢性病。
《意見》規定,參保人員患特殊慢性病納入門診特殊慢性病保障范圍的,必須有確切的病理診斷或市州統籌區最高級別醫療機構的臨床診斷,經本人申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專家鑒定、審核確定后,方可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醫療待遇。各地門診特殊慢性病評審專家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醫療機構已確診的基礎上按照準入標準對門診特殊慢性病進行鑒定、評審。對治療后病情明顯變化或治療方案重大調整的,可進行年審或重新鑒定。《意見》還規定,門診特殊慢性病就醫實行定點管理。對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提供門診特殊慢性病處方外配服務的定點藥店納入就醫管理范圍。
《意見》統一了全省各地門診特殊慢性病的結算辦法。對參保患者要求及時結算,參保患者在定點醫療機構治療門診特殊慢性病實行即時結算,只按規定支付應由本人自費或自付的醫療費用,其他費用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算。對定點醫療機構推行按病種付費和按人頭付費的結算方式,或按照當地門診特殊慢性病年度服務總量實行總額預付。
據了解,全省各市、州、直管市和神農架林區,將根據《意見》要求盡快制訂相應方案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