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2年即將走過。這段承載著湖北人民逆勢而上、克難奮進的不凡歷程,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
這一年,全省經濟在逆勢中實現平穩增長。工業經濟筑底回穩,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城鄉居民收入跑贏GDP……面對危機,湖北沖破陰霾,揚帆擊浪,奮力遠航。
黨的十八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于對經濟形勢的準確研判,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目標明確,任務緊迫,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以競進之勢服務全國穩中求進大局,湖北責重如山。
今天起,本報推出“年終問經濟”系列述評,回望逆勢奮進的經濟軌跡,感受令人鼓舞的湖北力量。敬請讀者關注。
湖北日報訊 (記者廖志慧)2012年的收官之月,各項宏觀經濟數據陸續發布,經濟總體形勢日漸清晰:主要指標基本達到預期,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積累,經濟運行由緩中趨穩向筑底企穩轉變。
統計專家認為,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但穩增長壓力依然很大。如何以湖北之競進服務全國穩中求進大局?
穩增長目標能否實現
基于對復雜形勢的準確預判,去年底的全省經濟工作會上,省委、省政府就明確提出:“以湖北之快服務全國穩中求進大局?!?/p>
身負內外兩個市場萎縮的壓力,全省上下以大氣場拼出大發展,一季度實現穩健開局:GDP同比增長12.4%,增速中部第一,全國第七。
然而,從二季度開始,全省GDP增速開始下滑:上半年為11.7%,前三季度則是11.2%。與此同時,投資、出口、內需三駕馬車有所減速,部分指標走勢不容樂觀。
人們不禁發問: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穩增長目標能否實現?
在經濟寒冬中,一個個令人振奮的信號陸續傳出:
9月份,神龍公司賣出汽車42728輛,創下建廠20年來的單月銷售最高紀錄;
11月份,武漢美格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手機套”式新型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高達24%,這一指標居全球第一;
12月份,中鐵大橋局集團公司一月內連續中標6座跨江特大橋,概算總投資近百億元……
與之相呼應的是,在經歷二季度持續下滑、三季度底部盤整后,工業、用電量、企業效益等數據增幅都開始掉頭向上。9月份以來,工業增加值增幅已連續3個月穩定在14.6%,高于全國4.6%。11月份,工業增加值又創下歷史單月最高,分別較上月、同期凈增93億元和101.3億元。
“審視當前宏觀經濟指標體系,已出現筑底回升跡象?!笔〗y計局新聞發言人楊海濤認為,企穩已沒有問題,再往下掉的可能性大大減小。更為可喜的是,這樣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經濟運行質量提升和效益繼續改善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