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末至今年6月3日,在長達210多天的秋冬春和夏初跨季大旱中,氣象、水文極值性干旱危害嚴重。
湖北前段愈演愈烈的極值性干旱,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降雨少的極值。全省71個縣市的雨量為近60年有氣象紀錄以來同期最少,武漢市為有紀錄131年以來最少。二是蓄水少的極值。全省庫塘有效蓄水最少時僅50億立方米,為歷史同期均值的50%;洪湖、長湖等主要湖泊水體,比歷史同期少近9成。三是來水少的極值。長江、漢江河段來水持續偏枯,其中長江中下游5月平均水位跌至歷史同期最低;丹江口水庫在死水位以下運行兩個多月,流量比歷史同期少2.3成,其重要支流東荊河一度斷流。
在應對歷史同期罕見的大旱中,湖北及時啟動抗旱三級應急響應,高峰時全省參加抗旱干部群眾達280萬人、投入抗旱設備5.2萬臺套、資金16.2億元,抗旱用電3.1億度、用油1.2萬噸,啟動機電井7120眼、固定泵站1.1萬處,開啟涵閘630處,調度能放水的所有水庫,累計提供抗旱用水73.6億立方米,其中泵站提水26.8億立方米、搶引過境客水15.4億立方米。
通過組織人力抗旱、調度各類水利工程設施抗旱、軍地聯手人工增雨抗旱、部門配合支持抗旱,湖北奪取了抗大旱重大階段性勝利。
一是保證了人飲安全。始終將保人飲安全放在首位,全部確保解決了臨時人畜飲水困難,維護了災區社會穩定。二是保證了夏糧夏油生產。以抗旱田管,促夏糧夏油農作物生長成熟,通過抗旱田管,順利完成雙搶任務。三是保證了早稻搶插進度。全省搶插早稻550萬畝,占計劃95%,比去年多栽12萬畝。四是保證了中稻搶插攻堅。組織搶插中稻1880萬畝,占計劃86%,搶插煞尾仍在緊張進行。五是保證了改種補種。搶日爭時,改種補種農田31萬畝,為不空田、保面積創造了條件。六是保證了協調用水維穩。
來源: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記者 郭睿 通訊員 孫又欣)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