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攤主小高在等待顧客。當日,記者從長春市內一農貿市場了解到,近期一路上漲的豬肉仍持續高價。當日該市場五花肉和前槽(豬頸)的價格為每市斤15.5元,排骨的價格為每市斤16元。肉販表示,目前豬肉銷量比漲價之前至少降了一半。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4%,創下36個月以來的新高。豬肉價格暴漲成為物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4.4%,影響CPI上漲約4.26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7.1%,不僅直接影響食品價格,甚至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37個百分點。
中國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數據也顯示,僅今年6月份,豬肉價格就環比上漲了13.3%。
此前一個月,食品價格環比一度下降了0.3%,然而被豬肉“綁架”之后,食品價格環比再拾升勢。
在安信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尤宏業看來,當前豬肉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豬肉價格是2007年以來的歷史低點,養豬戶因此減少養殖,進而導致供應出現偏低所致。
來自上海市物價局成本調查隊的數據顯示,6月初,生豬平均出場價格是18.05元/公斤,而到7月1日,這一價格已經上漲到了19.31元/公斤,一個月的漲幅就達到了7%。
經過中間環節,到達菜市場和超市的時候,豬肉價格讓消費者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