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裕新疆巴保男爵酒莊鳥瞰效果圖(張裕提供)
尋找好的葡萄酒原料基地,是世界各國葡萄酒業巨頭爭奪的焦點。
在中國西部北緯44度,天山北麓,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氣候、土壤條件是世界公認的釀酒葡萄生長的黃金地帶。于是,國內外葡萄酒業巨頭把目光瞄準中國西部,上演了一部葡萄酒世界的“西行漫記”,作為中國葡萄酒業領軍企業張裕則是這部大戲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角。
9月,在葡萄收獲的季節,我們來到新疆,感受著中國葡萄酒業巨頭西進給自己,也給新疆發展帶來的機遇和變化。

圖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152團場農工喜收葡萄的場景。邱小敏攝
張裕西進 要在新疆“種出好葡萄酒”
9月的早晨,朝陽東出,在祖國大西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152團場的葡萄基地,一列列葡萄架如同等待檢閱的士兵一樣縱橫整齊。只有遠處馬路上偶爾駛過的汽車卷起陣陣微塵,似乎在提醒人們這里正處于一片年降雨量180-270毫米,蒸發量卻近2000毫米的干旱區域。然而,由于張裕這個中國葡萄酒業巨頭的西行計劃,讓這一片土地生長出世界一流的釀酒葡萄。
在這個收獲的季節,農八師常委、副師長譚建新表示,今年152團的釀酒葡萄將迎來一個可喜的豐收之年,預計農工人均純收入將在4萬元以上。張裕入疆僅僅3年,農八師與張裕的合作漸入佳境,雙方的合作空間在未來將更加大有可為。
張裕深刻認識到“葡萄酒質量七分原料三分工藝”,在鞏固煙臺葡萄基地的基礎上,先后布局新疆、寧夏、陜西等,把釀酒葡萄基地作為了公司第一生產車間來看待。新疆基地建設是張裕六大生產基地、十大酒莊布局中重要的一環。
下定決心,就要大力推進,張裕在新疆種葡萄的行動是給力的。2010年張裕新疆葡萄生產基地約為8萬畝,葡萄收購量約為4萬余噸,預計今明兩年新疆基地將再增加11萬畝的生產面積。到2014年,張裕六大葡萄基地種植總面積將達37.5萬畝,葡萄總產量保守估計將達25萬噸,而新疆基地將貢獻其中的15萬噸。
有了好的生產基地,張裕公司并未就此自滿,而是加緊了對技術、管理的創新研究,其首創“以糖計價、優質優價”收購模式,自動在線測糖系統,以20度的含糖量為基數,每高出一個等級的含糖量將獲得高一等級的收購價格,從而達到有效激勵農工提高葡萄品質積極性的目的。
據張裕公司新疆生產營銷中心原料基地負責人王建國介紹,通常情況下糖度越高產量越低,糖度越低產量越高,張裕公司通過與老百姓實實在在算賬證明了高質量所帶來的收益要遠遠高于高產量的收益。老百姓傳統通過追求高產量來獲得高收益的觀念在張裕公司這里得以轉變。
通過價格杠桿,張裕公司保障了在當地收獲到最好的葡萄,獲得了釀造優質葡萄酒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