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12日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俄總理第十六次會晤期間,雙方就管道原油貿易價格問題達成一致。
劉為民說,俄羅斯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中俄兩國合作具有較好的潛力。雙方將繼續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擴大能源各領域合作。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經在一批大項目上取得積極進展。中俄原油管道今年1月1日開始由俄羅斯向中國供油,標志兩國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為俄羅斯原油出口開辟了穩定市場,也為中國提供了穩定的石油供應。
相關報道■ 能源合作備受關注
中俄能源合作將超越“油氣”向更廣領域拓展
談到中俄能源合作,外界總是聚焦于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但從此次俄羅斯總理普京訪華透露的訊息看,中俄能源合作不局限于石油和天然氣領域,還將向更寬、更廣領域拓展。
此間中國俄羅斯問題專家認為,中俄作為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在能源領域互補性強。中俄建立并發展全面、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能源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對充實兩國務實合作內涵、提升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 新聞背景:中俄原油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遠東原油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穿越中國邊境,途經黑龍江和內蒙古,止于黑龍江大慶末站,管道全長近1000公里,設計年輸油量1500萬噸,最大年輸量3000萬噸。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境內管道長約65.5公里,穿越兩國界河黑龍江的管道長1.1公里,穿越出土點至漠河首站管道長7.4公里,中國漠河至大慶末站原油管道長925公里。
2009年4月21日,中俄兩國政府授權中國石油和俄管道公司建設中俄原油管道。4月、5月,俄中兩國境內段分別開始施工。
2010年8月25日,黑龍江穿越工程與兩國陸上段管道成功連接。當月29日,俄羅斯總理親手開啟中俄原油管道進油閥門。
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全線竣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當日中午,竣工儀式在人民大會堂主會場和中、俄兩個分會場同時舉行。
2010年1月1日起,將俄羅斯的原油輸送至我國境內的中俄原油管道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標志著我國東北方向的原油進口戰略要道正式貫通。中俄雙方將正式履行每年1500萬噸原油進口協議,共持續20年。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