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日程表顯示,9月份重要經濟數據今日上午將公布。根據此間各方分析預測的結果,多預判今天將公布的9月份CPI數據大幅波動可能不大,而貨幣政策的走向亦仍穩健。而無論政策走向如何,近期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數據的陸續披露,都給人們審視中國經濟以最新的標尺。
CPI料難創新高 大幅回落亦不現實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8月份CPI數據較之7月有所回落,但依然在6%以上高位運行,9月CPI能否會再創新高?此間機構普遍認為,9月CPI首先難再創新高,其次亦難以下行至6%以下。財新傳媒對20家機構的經濟學家及研究人士調查顯示,上述人士對9月CPI預測的平均值為6.2%,最高值為6.4%,最低為6.0%。同時,商務部每周監測數據顯示,8月29日至9月25日,食品價格連續四周上漲。由此看來,期待9月份CPI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恐怕并不現實。
其它重要數據方面,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9月份工業增加值預計將繼續回落至13.3%左右。他分析指出,中國主要工業原材料價格9月初開始持續回落,間接說明企業需求降溫;9月因煤炭企業利潤遭擠壓,電力企業減少發電機組,加之干旱導致水電供給少于往年同期,11省市再次出現“電荒”,能源供給不足將影響工業生產。
此外,交通銀行亦預言固定資產投資下半年可能也會繼續走低。未來保障房建設在中央政府的著力推進下仍將保持較快的投資增速,鐵路投資規模下降可能會產生長期影響,預計未來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可能將繼續持穩略降。興業銀行也預計固定資產投資會連續第四個月微幅回落。
貨幣政策走向受關注 暫或不受CPI數據影響
民眾對CPI的密切關注實際上源于對央行貨幣政策走向的關心。
據統計,2011年初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3次提高利率。從實施效果看,貨幣信貸增速得到有效控制,但物價仍處于上漲態勢,CPI連續高位運行。
面對貨幣政策連續發力而物價總體水平并沒有降下來的局面,中國證券報等媒體近期相繼發表觀點文章認為,這一輪物價上漲由成本推進,靠控制貨幣供給難以奏效,因此建議不再繼續緊縮貨幣供應。
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傳遞的貨幣政策信號并未采納上述聲音。日前召開的2011年第三季度例會新聞稿稱,中國的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仍處在高位,央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并將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總量。
對此,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宏觀經濟金融研究處副處長付兵濤認為,央行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的可能性較小,貨幣政策還將在從緊的基調下保持謹慎觀望。同時,基于國際形勢復雜和通脹壓力仍然存在,央行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三季度GDP等重要數據即將披露
時至10月中旬,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數據都將陸續披露。
事實上海關總署13日剛剛發布了最新的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出口1696.7億美元,增長17.1%。與8月份相比,出口增速回落7.4個百分點,出口規模略降36.5億美元。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培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出現明顯放緩跡象,歐美日等三大發達經濟體債務問題嚴重、失業率持續高位、消費信心下滑;日本大地震對經濟的不利影響仍將持續;中國產品出口受阻,國際市場環境更加復雜。
同日,國家統計局還發布了全國企業景氣調查最新結果。調查顯示,三季度,中國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9.4,在連續六個季度位于130以上后,首度回落至130以下。調查還顯示,多數行業企業家信心回落,房地產業企業家信心明顯不足。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日程表,18日將召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GDP等重要數據料將在屆時公布。而按規定在今天率先披露的CPI等數據,無疑將成為提前窺視GDP等數據的重要指針。
來源:中國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