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中國的“真誠”道歉
是在玩口技
■ 張肇南
11月12日,康菲中國又一次道歉,這已是康菲中國的第三次道歉了。
事不過三。但觀察康菲中國數月來的言談舉止,道歉恐怕還會不期而至。“過三”似乎不足掛齒。
除了這次“正式”道歉外,8月19日康菲中國曾公布一份數千字的“正式”道歉,但漏油仍在繼續;8月24日,康菲中國總裁司徒瑞再次在發布會上向公眾“正式”致歉,僅隔一天,8月25日,又先后共發現滲漏點16個。
針對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系一起重大責任事故的官方結論,康菲中國除了“真誠”道歉之外,其他的呼應也是斬釘截鐵。康菲中國稱“會杜絕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鏗鏘有力之聲可聞。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11月13日,國家海洋局又公布稱,11月12日海洋環境監視監測顯示,19-3油田C平臺附近有油花溢出,最多28個/分鐘。
污染的渤海灣、受損的漁民以及密切關注此事件的公眾,要的是6200平方公里污染海洋能夠早日“康復”,受損者得到應有的補償。但目前來看,油花仍在飄蕩,污染源尚未堵住,更何談下一步對損失者的補償。康菲宣布要成立的兩個渤海灣基金(用于賠償和環境治理)迄今仍無進展。
不斷漏出的油花,漏出了康菲中國“真誠”道歉背后的算盤。“真誠”道歉,也只是耍耍嘴皮子,玩玩口技而已。而耍耍嘴皮子的“真誠”實質上就是欺騙。
其實,康菲中國的欺騙還不只停留在上述層面,其劣跡幾可信手拈來。
我們知道,發生漏油事件后不久的7月份,康菲公司曾稱原油滲漏點已得到有效控制,油膜回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8月31日,康菲公司又稱已按海洋局要求,完成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的工作。目前來看,這些謊言已被戳穿。
迄今,距離6月4日發現這一溢油事件已過去5個多月,這一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海上油田溢油事件仍未處置完畢。康菲中國11月12日的道歉也無新意,態度依舊傲慢。一家知名的外企,作為資本橫跨30多個國家的世界五大石油巨頭之一,連最起碼的誠信都付之闕如,的確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不僅要問:康菲中國如此玩空手道,“底氣”來自哪里?
在筆者看來,作為全球名列前茅的美國石油公司,康菲公司頤指氣使,店大欺客慣了,在中國也喜歡習慣性的擺一擺臭架子。
其次,目前尚缺令其低頭的必要措施。康菲公司并不擔心高昂的失信代價。最高只能受到20萬元的罰款,這對于幾百億美元身家的康菲而言,不過彈指一揮而已。
目前來看,康菲中國玩道歉,毋庸置疑于事無補。除了從源頭上剖析康菲公司傲慢的原因,收藏起來以備后用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更加嚴厲的措施促其拿出實質的行動來。這才是當務之急。筆者建議,不妨從生產、資金等方面做做文章,讓那些玩口技的道歉一邊去吧。
另外,除了聲討康菲公司,也應曬曬中海油,其在康菲中國的不斷欺騙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海油也曾一度承諾幫助康菲中國盡快解決溢油事故帶來的問題,但目前也沒見其承諾踐行的蛛絲馬跡。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