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周記
文:記者李鳳荷
央行網站11月30日晚上7時公告稱,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后,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為21%,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7.5%。這是2009年以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近期我國貨幣政策取向轉變的明確信號,符合其預期。CPI下行趨勢的確立,也給央行逐步放寬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大空間。“此一轉向具有貨幣政策拐點寓意,CPI拐頭后防經濟硬著陸成為央行的首要考量。”中信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劉德忠如是說。本次下調預計釋放銀行存款準備金4000億元左右,對銀行盈利有微幅正面影響。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2012年年底之前,法定準備金率仍可能下調5次以內,每次0.5個百分點。不過,在研究界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有不同聲音,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認為,若倉促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有可能導致通脹卷土重來。
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對平民百姓來說,的確是盼望下調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三年來連續上調,利率基本上按“逢三進一”的步伐往上走。除利率上調外,貸款利率優惠取消則變相加息,供樓者壓力“百上加斤”。就在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周三當天,記者在路上遇到投資者鄭先生,他問記者“未來樓價會不會暴跌?”他猜測的依據是,利率這么高,按揭買房的業主有可能負擔不起而甩賣物業。記者安慰他:“除非大規模裁員,否則供樓者不至于要走到甩賣物業這一步。”鄭先生從事電腦硬件生意,閑時喜歡投資物業,他承認公司已好久沒有招新人,但裁員倒不太可能。
“一葉知秋”。經濟增速放緩,出口疲弱,CPI回落,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這些信號綜合起來的確容易讓市場人士得出政策轉向的結論。不過,2008年4萬億開閘救市導致資金流動性泛濫,物業價格飆升,這個前車之鑒依然刻骨銘心。
對置業者來說,他們習慣于觀望,其實樓市轉向與否,沒有人能百分百確定。香港股神四叔曾一度預言恒生指數要破4萬,但市場變化遠超他的預期,今年4月他發下誓愿,恒指重上3萬點,他年捐10億元;破4萬點則加碼到20億元。連從商數十載的商界人士都摸不透,更何況普羅大眾呢?無論轉向與否,有自住需求且買得起樓的人該出手還是要出手,賬面升跌影響一時心情,但每天居住的舒適與擁有恒產的成就,卻是實實在在的。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