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7月份CPI回到“1”時代,但是8月國內農產品價格出現持續反彈,加上海外大宗商品的接連上漲,令通脹壓力再度回升。目前,主流機構普遍預測8月CPI將重返2%上方,而通脹預期的回升也進一步制約了貨幣政策的放松空間。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8月以來持續上行。截至8月29日,該指數收報204.60點,相較7月31日的195.90點上漲了4.44%。進入8月,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快速突破200點,目前已經回到了3月份的年內高位。與此同時,7月份重回下行通道的豬肉價格也連續三周出現反彈。截至8月24日,22個省市的生豬平均價格收報14.60元/千克,較前一周的14.39元/千克繼續小幅回升。8月農產品價格的大幅走高以及生豬價格的再度反彈,意味著8月份食品價格將顯著回升。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方面,CRB現貨價格指數和期貨價格指數在7月份集體反彈之后,8月份繼續出現震蕩盤升的走勢。具體來看,截至8月28日,CRB現貨價格指數收報490.90點,較7月底的480.83點上漲2.09%;CRB期貨價格指數收報567.20點,較7月底的560.88點上漲1.13%。8月大宗商品價格的整體上漲,令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增大。
綜合8月國內農產品價格總指數、大宗商品價格的表現以及下半年次高水平的CPI翹尾因素(0.68%),8月份通脹水平回升已成定局,目前主流機構普遍認為,8月CPI增速將重回“2”時代。全年來看,由于四季度將進入消費旺季,因此7月份CPI增速極有可能就是全年的最低點,下半年通脹預期或穩中趨升。事實上,通脹預期的回升,也能較好地解釋央行為何頻繁使用逆回購而遲遲不動用降準這一工具。中期而言,貨幣層面放松的空間及幅度都將比較有限,市場出底已不能單純寄希望于政策放松,而是需要耐心等待經濟底的出現以及業績的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