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要加強服務實體經濟
銀監會副主席 周慕冰
商業銀行的業務和產品同質化現象仍然比較突出,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銀監會正積極推動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更加有效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增長
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銀行業保持了穩健的運行態勢,資產負債表的穩健度進一步增強。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銀行業總資產達到128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5%。2012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9810億元,同比增長20%。
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銀行業穩健運行還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從短期看外部經濟形勢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商業銀行存在不良貸款反彈上升的壓力。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利率、匯率等基礎性金融變量的市場化改革都對商業銀行的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出了新的要求。
當前,商業銀行的業務和產品同質化現象仍然比較突出,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為此,這些年來銀監會積極借鑒以巴塞爾III為核心的國際新監管標準,推動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發揮監管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導商業銀行轉變發展方式、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增強銀行體系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更加有效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增長。
2012年6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擴大了資本覆蓋風險的范圍,不僅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還包括了操作風險,同時還明確了資產證券化、場外衍生品等復雜的交易性業務的資本監管規則,引導國內銀行審慎開展金融創新。
《管理辦法》還結合國內相關政策科學設計了各類資產的風險權重,有助于引導商業銀行擴大對微小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投放,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
近期內,中國銀行業的資本和流動性狀況良好,已經能夠達到新的監管要求。從長期來看,銀監會將積極推動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為中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