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產品方面,我國當前對木質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各征收5%的消費稅。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慶丹表示,可以考慮對塑料袋、鉛蓄電池等一次性使用、污染治理成本高的產品征收消費稅,或者對化肥、農藥等“用得越多、價格越便宜”的高污染產品征收消費稅。他建議,將對“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加征的消費稅款設立財政專項基金,用于節能環保領域。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文則建議,環保部此前發布過高污染產品和高環境風險的“雙高”產品目錄,可以從中挑選出一些比較合適的產品納入到消費稅征收范圍,如鉛蓄電池、含磷洗衣粉等。另據一位參與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的專家呼吁,應盡早將汞鎘電池、臭氧損耗物質、過度包裝材料、一次性方便餐具等高污染產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
談到消費稅擴圍的意義,許文表示,通過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縮小非低碳產品與低碳產品之間的成本差距,有助于更好地促進低碳產品的推廣。
“我們環保人非常歡迎、非常期待財政部門進行消費稅‘綠色化’的改革。”原慶丹介紹說,消費稅征收存在生產環節和使用環節兩種模式。對生產環節征稅會與對排污企業征收的排污費、對企業超標排污的罰款等稅費相疊加,造成重復征稅(收費),因此,對使用環節征稅更符合稅制改革方向。
針對消費稅擴圍會否推高居民生活成本的質疑,倪紅日回應說,消費稅基本上都在生產環節征收,某一類稅負能否從生產者轉嫁給消費者,與某種消費品的供需關系和需求的價格彈性相關。由于煙民抽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屬于剛性需求,因此,提高煙草的消費稅稅率容易轉嫁給煙民。而高檔手表基本上不算是必需品,提高它的消費稅稅率就有助于抑制消費需求、遏制鋪張浪費。
倪紅日認為,未來即便對一次性塑料袋、鉛蓄電池等具有一定剛性需求的生活消費品征收消費稅,由于同時對農民、五保戶等低收入人群實施生活補貼,并不會顯著增加城鄉居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