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的把戲顯而易見,買家維權卻難于登天。一位自稱曾任汽車銷售經理的網友披露“要想提車,加錢,不加錢,無限期。訂車合同,其實就是一張白紙,對我們根本沒有約束力,有的網友說是可以拿著去索賠,你再好好看看,是訂車,不是定車,沒有法律效力,只是一個意向。”
監管要動真格
不少博友將“加價提車”歪風盛行歸咎于監管乏力。
博友“紀立剛”表示,加價提車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這種堂而皇之勒索消費者的行為為何能大行其道?關鍵是監管部門光喊號子不打板子,甚至連喊號子也懶得喊,以至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也能在陽光下長期存在。
博友建議,填補法律監管的空白,加強執法,讓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博友“拼車生活”表示,如果廠家能夠行動起來,工商、稅務、物價部門能夠聯合執法,這種行為一定會很快銷聲匿跡。
“市場經濟具有競爭性,但同樣具有法制性。加價提車潛規則的風行,有消費者的助力,更有法制監管的空白。”博友“紫色風鈴”建議,“加大懲處,讓市場運行在法理之下,才能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
(記者 張小潔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