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同期】
我們現在的平均單車月收入才6172元,凈利534元,凈利是扣掉所得稅之后的,比銀行的貸款利率高2-3個百分點,談何暴利?如果按現在的做法繼續下去,五年的時間單班車就將出現虧損。
【同期】
記者:那如果我經營這樣的一個出租車公司,我根本不掙錢,為什么還要繼續辦這個公司呢?
梁海晨:它現在是有盈利的,有500多的盈利啊,誰說不掙錢?只不過是沒有暴利而已,如果說是暴利,那么去看別的行業吧,去看手表,去看包,去看女士的內衣,去看房地產,那是暴利。
記者:您覺得作為企業在出租車這個行業有多少利潤是合理的?
梁海晨:這個不是我們說了算的,這是由政府主管部門說了算的,就是北京的行業里邊,企業的話語權并不是很大,政府說,價格是由政府定的,承包金也是由政府定的,利潤也可以由他們來定。
記者:如果這次給我們聽證會的方案除了漲價之外,還有一個降份兒錢的方案,您覺得更多人會不會選擇降份兒錢呢?
梁海晨:恐怕一部分司機和大多數的乘客會這樣,但是這個行業是四個利益相關方,乘客、司機、企業和政府部門,我覺得企業和政府部門不太愿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記者:也就是說您覺得降份兒錢是不能接受的?
梁海晨:我不知道降多少能解渴呀。
記者:如果現在利潤就是530,您覺得在這個份兒錢上還有沒有下降的空間?
梁海晨:您覺得530企業應該讓多少才能讓司機解渴呢?100、200能解渴嗎?咱們就互相問。現在北京的份錢是全國最低的,它造成的企業利潤已經基本上就是那樣了,還有多大可降的空間,你說降一百、二百解渴嗎。不是一百、二百能解決的事,沒有空間。
記者:您確定沒有空間?
梁海晨:沒有。
【解說】13
企業態度堅定,表示無利可讓。出租車司機又必須增加收入。漲價因此成了最后的選擇。目前來看,此次調價落定之后,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油價等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讓司機喘口氣。
關于漲價能否解決打車難的問題,不少聽證會代表給出的都是否定的答案。北京市常駐人口達到2000多萬,運營出租車6.6萬輛,平均萬人擁有約41輛。在國內,北京已經是出租車萬人擁有量最高的城市。但打車難依然頻繁上演。
【同期】
記者:他們想出就出,不想出就不出嗎?公司不管他們嗎?
梁海晨:公司只能倡導一下,因為畢竟是承包的公司,所以他在運營上有一定的自主權。
【解說】15
不出車的原因就在于“堵”。根據媒體調查,早晚高峰上路的出租車往往虧本運營。不少司機就選擇在高峰期交接班,或者直接停運,出車率隨之大幅下降。在一些熱點地段,高峰期打一輛車平均需要半個多小時。
【紀實】街頭乘客打車
【解說】16
這種狀況,也是此次調價聽證會希望解決的問題之一。在調價方案中特別提到,早上7點至9點和晚上5點至7點兩個高峰時段,低速等候費由原來的每5分鐘加收2元,調整為每5分鐘加收4.6元和5.2元。它的漲幅,遠高于起步價和每公里計價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