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爆發距今已有六年,深層次影響仍在發酵。在此背景下,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6%。相比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仍處“弱復蘇”狀態,中國經濟轉型“換擋”不失速。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480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就業基本平穩,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是700多萬人,農民工新增外出打工的人數是444萬人。
記者梳理發現,中國在經濟轉型發展同時,GDP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排前列。
G7集團2013年上半年經濟數據
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范圍內,美國第二季度GDP按年率增長1.7%,第一季度GDP增速從1.8%的初值向下修正至1.1%;
英國二季度GDP同比上升1.4%,創2011年一季度以來最大升幅;
法國第一季度GDP萎縮0.2%,由于上一季度法國國內生產總值也萎縮了0.2%,表明法國正陷入經濟衰退;
德國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1.4%,德國央行于6月份更將該國年度GDP增速預期調降至0.3%;
意大利第一季度GDP同比下跌2.4%,意大利央行稱上半年經濟疲弱,全年GDP將萎縮1.9%;
加拿大一季度GDP同比增長2.5%,增速達到六個季度以來的最高水準;
日本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0.9%,為連續兩個季度正增長。
針對下半年全球經濟態勢,花旗報告認為,美國、日本延續反彈和復蘇態勢,歐元區零增速,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
以金磚國家為例。2002年至2012年,金磚國家經濟平均增速超過10%,然而去年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的經濟增長直線下落至0.9%、3.2%、3.4%和2.5%。今年一季度,除印度經濟略有回升(4.8%)、中國依舊保持在7%以上的增速外,巴西增速僅1.9%;俄羅斯增速1.6%,為三年來的新低;南非則不到前幾年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