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邊境的吉林省防川村,距離日本海約有15公里,常見海鷗但卻難以出海。開放發展一直是老工業基地吉林省幾代人的夢想。自2009年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獲得國家批準后,吉林的開放發展夢有了更堅實的翅膀。長吉圖戰略開放帶動作用不斷釋放,為吉林打開了大開發、大開放的空間。從去年開始,該戰略又獲得國家連續3年每年8億元的支持,吉林的大開放又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崛起的四大平臺帶動吉林大開放
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看到吉林省的長春、吉林和圖們江流域的延邊地區(簡稱長吉圖)正處于東北亞的幾何中心。如何把這一幾何中心變成具有強大拉動力的經濟中心,是長吉圖戰略的中心任務。
長吉圖區域面積和人口均占全省四成左右,但經濟總量占全省一半以上,近三年經濟總量翻了一番,成為推動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圍繞長吉圖開發開放,一個又一個的發展載體和開放平臺獲得了長足發展。自戰略實施4年多來,吉林省國家級開發區總數由4個增加到10個,其中8個在長吉圖區域。琿春國際示范區獲得國家批準,中新(中國-新加坡)吉林食品區基礎設施建設粗具規模,這兩大園區與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長春空港經濟區共同成為長吉圖戰略框架下吉林省新的四大開放平臺。
來到位于永吉縣岔路河鎮的中新吉林食品區,記者看到,這里正在繁忙地進行著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很多廠房已搭起了架子。“我們這一區域核心區面積57平方公里,未來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安全健康食品生產示范區,現在國內外很多企業都在積極和我們洽談。”食品區副主任仲秋野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在2013年嚴峻的形勢下,吉林省的對外開放仍然取得了顯著增長,利用外資和域外資金分別增長16%、26.6%,出口增長超過20%。
區域體制改革加速開放進程
大開放需要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實現突破。吉林省將體制機制改革作為長吉圖區域發展的一項核心任務,進行諸多的探索和創新。
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寶田告訴記者,“長吉圖開發辦公室在未來將成立包括物流、現代農業、服務業、旅游等專業公司,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區域發展。”
一個新的公司化運作實體應運而生,這就是長吉圖投資集團總公司,它將統籌推進區域內土地開發整理、基礎設施、生態水利建設,搭建區域建設與融資的市場化平臺。
在對外開放合作新機制上,長吉圖區域內的各地也在不斷探索。琿春市正大膽探索,嘗試在與俄羅斯、朝鮮交界的防川建立國際自由貿易區。當地政府希望,能與俄、朝各拿出一塊地組成自由市場,共同管理,通過商業聯系密切各國關系。
吉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認為,長吉圖區域在發展思路上的突破尤為重要。將政府主導模式轉變為政府服務,權力下放,注重規劃,市場化運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場生態環境,增強對東北亞及其他國家的吸引力和輻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