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網(wǎng)長春3月5日電(李淑娟郭翔)她叫閆姞,24歲。和大多數(shù)九零后一樣,她愛美愛笑,活潑好動,有著對潮流時尚的追隨和對浪漫愛情的渴望。因為一個售票窗口,一身鐵路制服,和一份軍旅生涯沉淀的責任與擔當,她把對多彩生活的向往寄予車票的方寸之間,把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希冀奉獻給往來旅客,用最美的微笑溫暖春運。
售票工作封閉枯燥,而要求卻嚴謹、嚴格甚至于嚴苛。每天陪伴閆姞的,就是卡位里定置擺放的電腦、制票機、驗鈔機,而玻璃窗外永遠是排著隊的旅客——天南海北的口音,一張張喜悅或焦急的面孔,一個個相同或不同的到站。
“我第一次單獨售票是在2011年1月份,正好趕上學生放假。那時候還沒有網(wǎng)上售票和電話訂票。一開口黑鴉鴉一片,自己一下子就懵了,大腦一片空白……很多學生票都需要中轉,平時自我感覺良好的業(yè)務知識根本不夠用。老售票員的窗口外學生越來越少,而自己半天才賣1張票,學生們開始敲玻璃、起哄,我當時就哭了……”。這個場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如惡夢一般困擾著閆姞,幾乎讓她放棄了售票崗位。然而在部隊的經(jīng)歷和天生的倔強讓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貌似簡單的售票程序背后,需要有堅實純熟的業(yè)務功底;也只有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才真正考驗售票業(yè)務和技巧。
閆姞下定決心,不離開、不放棄。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她把小伙伴們休息娛樂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很快,她攻克了《客規(guī)》126條,以客規(guī)“一口清”先后兩次奪得車站技術能手稱號。
閆姞反應快、語速快,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她最快8秒售出一張車票,令記者驚嘆;再加上她能坐住窗口、肯加班加點,閆姞的售票張數(shù)、款數(shù)和異地票數(shù)都讓同事們望塵莫及。
善良的閆姞深知旅客排隊的辛苦。為了縮短旅客排隊等候時間,她強迫自己控制每天的飲水量,常常是上崗前小跑著打來一杯開水晾在旁邊,觸手可及卻一直放到下班;實在渴極了,就抿一小口,潤潤干燥的喉嚨和嘴唇。
2月11日,恰逢農歷小年兒,閆姞6點就來到售票室,準備迎接短途客流高峰。從7點到10點,購票人潮居高不下。班長體貼地為每個人打來一杯開水。專心售票的閆姞一個不小心碰翻了水杯,手腕頓時紅腫一片。班長略帶歉意地讓她去處理一下,一向愛美的閆姞卻向食堂要了點大醬涂上,就又回到窗口繼續(xù)售票。一位購票阿姨看到閆姞手上的大醬問她是不是燙傷了,閆姞卻甜笑著說我沒事。令人意外的是,半小時后這位阿姨重新回到窗口,遞過來一支燙傷藥膏并叮囑她早點抹上,別留疤。在閆姞還來不及反應時,便轉身離開了。
“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我所做的每一個售票員都在做,也應該做,而旅客回饋給我的卻是滿滿的真情和感動。我沒有理由不熱愛這個崗位,不做好這份工作。”
此后的工作,閆姞投入了更大的熱情:遇到旅客在窗口遺失物品,她都能及時發(fā)現(xiàn)、細心保管,并千方百計尋找失主;遇到需要幫助的重點旅客,她總會熱情地幫助旅客購買車票,并護送到候車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