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訊(記者 馬興威)住在長春光機與物理研究所第二小區的劉先生反映,小區目前樓道里只有一樓有樓道燈,其余樓層都沒有,“晚上走路挺不安全的,上次我回家就看到一位老人差點摔倒,我扶著他出門的。”劉先生說。
24日上午,記者趕到該小區,在其中一個單元一樓的墻上有一個很小的聲控燈,“光線很暗,不信你看。”劉先生將門關上,等到完全黑了以后,聲控燈散發出很幽暗的光亮,一樓的區域都很難完全覆蓋。
從2樓開始連這樣的聲控燈都沒有,每戶居民的門前倒是安裝了一盞燈,“但是誰也不可能把自己門前的燈整天開著吧,所以晚上走樓道幾乎就等于沒燈。”劉先生說。居民白阿姨在這住了幾十年,這個小區一共7棟樓,都是這種情況。原來根本一個聲控燈都沒有,是居民們在一次集資更換單元門的時候,出錢找物業公司幫忙僅在一樓安裝了聲控燈。“都安裝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我們想物業公司能不能幫忙解決一下,我們都交了物業費啊。”白阿姨說。
小區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陳女士表示,這事應該找社區解決。
記者咨詢了長春法徽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德明,他表示,物業公司收取的是物業服務費,如果該小區之前就沒有聲控燈,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由業主們齊錢,可以找物業公司幫忙進行安裝。物業公司主要是對業主進行服務工作,同時物業公司提到的“亮化工程”是政府的一項惠民政策,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定是否符合標準。
我們也將繼續關注此事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