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通化市全力實施縣域突破戰略,統籌推進“三化”、實施“三動”戰略和富民工程。7個縣(市、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7億元,增長13.9%;全口徑財政收入69.6億元,增長34.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9.8億元,增長31.8%;工業總產值637.4億元、利潤35.4億元,分別增長24.6%和6.9%。
上大項目,帶動縣域經濟快發展。通化市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實施了一批投入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項目,制定了縣域重大項目“一個項目、一名市級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責任制,確保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這些措施的實施,使祥元鎂合金、安柏生物可得然膠和科泰新型材料產業園、弘美工業園、豐生醫藥園、長白山醫藥物流中心等10億元以上項目快速推進,生物疫苗、白炭黑、醫藥包裝新材料等一批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強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加快開發區建設,壯大縣域經濟發展平臺。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開發區建設,將開發區的發展列入縣域考核主要內容由市委、市政府跟蹤督察,并通過召開全市經濟開發區建設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推動各地經濟開發區快速健康發展。為了積極拓展經濟開發區的項目承載能力,對進入經濟開發區的項目進行認真論證、嚴格篩選,優先選擇科技含量高、規模效益好、符合環保要求、具有良好前景的項目入駐。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開發區的指導和服務,對有關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政策進行深入研究,科學調劑用地指標,優先保障工業集中區用地,在不違背政策的前提下為園區發展開拓更多空間。目前,全市縣域開發區規劃出31個特色產業園區,圍繞醫藥、冶金、食品三大支柱產業及能源、新型建材、機械制造、旅游四個優勢產業為主體,實現了“醫藥城、鋼鐵城、葡萄酒城”及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旅游為帶動的產業鏈條,全市縣域省級開發區達到5個。
狠抓經濟強鎮建設,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在縣域經濟突破戰略實施過程中,通化市把鄉鎮財源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出臺了鼓勵經濟強鎮發展的戰略性政策,制定了經濟強鎮標準和評比辦法,促進了通化市經濟強鎮快速發展。目前,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超千萬元的經濟強鎮達到33個,占全市鄉鎮總數的42.3%。全市初步形成了工業帶動型、圍城經濟型、商貿中心型和資源帶動型等各具特色的經濟強鎮群體,有力促進了城鄉社會事業和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記者 丁陸洋)
實習編輯: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