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化市加大農村醫療保障力度,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全市農村衛生事業呈現出全面、協調、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不斷提高農民健康水平。2012年,全市參加“新農合”農民117.27萬人,參合率提高至99.96%。
通化市“新農合”以“門診統籌加住院統籌”進行補償,其中門診統籌含慢病統籌,住院統籌含大病二次補助。門診報銷封頂線由120元提高到160元,慢性病報銷比例由40%提高到50%;住院統籌補償,不設起付線,封頂線由去年的每人每年6萬元提高到8萬元。通化縣把封頂線提高到每人每年10萬元;全市籌資標準從去年每人每年230元提高到290元。其中,國家補助132元,省、市、縣三級補助108元,農民自籌僅50元。
2011年,通化市籌集“新農合”總基金26568.24萬元。2012年,通化市“新農合”總基金為34007.15萬元。截至10月末,全市有52.45萬人次享受到醫療補助,補償金額27548.8萬元。補償總金額占總基金的81%。預計到年底還將有30萬人次受益,總基金將支出33000萬元。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藥物價格更趨合理,農民醫藥費用明顯下降。2012年,全市鄉鎮衛生院門診受益人次達16.9萬人次,與去年同比增長28%,門診次均藥費為75元,同比降低了35%。
通化市建立了同步醫療救助制度,實行了“一站式”救助補償結算,基本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全市實施了定點醫療機構網上即時結算報銷制度,與部分省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了網上直報,進一步簡化了報銷手續,為參合農民提供了優質服務。(記者 丁陸洋)
實習編輯;范文軒